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城市不识江湖幽,如与蟪蛄语春秋。


试令江湖处城市,却似麋鹿游汀洲。



高人无心无不可,得坎且止乘流浮。

夏潦涨湖深更幽,西风落木芙蓉秋。


飞雪闇天云拂地,新蒲出水柳映洲。



湖上四时看不足,惟有人生飘若浮。

一为迁客去长沙,西望长安不见家。


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。

胡雁拂海翼,翱翔鸣素秋。


惊云辞沙朔,飘荡迷河洲。


有如飞蓬人,去逐万里游。

朔云横高天,万里起秋色。


壮士心飞扬,落日空叹息。


长啸出原野,凛然寒风生。

海水渤潏,人罹鲸鲵。


蓊胡沙而四塞,始滔天于燕齐。



何六龙之浩荡,迁白日于秦西。

昔在南阳城,唯餐独山蕨。


忆与崔宗之,白水弄素月。


时过菊潭上,纵酒无休歇。

君登金华省,我入银台门。


幸遇圣明主,俱承云雨恩。


复此休浣时,闲为畴昔言。

凤凰丹禁里,衔出紫泥书。


昔放三湘去,今还万死馀。


仙郎久为别,客舍问何如。

日日老莱衣,更解风流蜡凤嬉。


膝上放教文度去,须知:要使人看玉树枝。



剩记乃翁诗,绿水红莲觅旧题。

甲子相高,亥首曾疑,绛县老人。


看长身玉立,鹤般风度;方颐须磔,虎样精神。


文烂卿云,诗凌鲍谢,笔势骎骎更右军。

我对君侯,怪长见、两眉阴德。
还梦见、玉皇金阙,姓名仙籍。
旧岁炊烟浑欲断,被公扶起千人活。

当年负鼎去干汤,至味须参芍药芳。


岂是调羹双妙手,故教初发劝持觞。

昨日梅华同语笑,今朝芍药并芬芳。


弟兄殿住春风了,却遣花来送一觞。

鹅湖山麓湛溪湄,华屋眈眈照绿漪。


子侄日为真率会,弟兄剩有唱酬诗。


杨花榆荚浑如许,苦笋樱桃正是时。

玉色长身白首郎,当年麾节几甘棠。


力贫活物阴功大,未老垂车逸兴长。


久矣如今太公望,岿然真是鲁灵光。

迟日深春水,轻舟送别筵。


帝乡愁绪外,春色泪痕边。


见酒须相忆,将诗莫浪传。

人生无贤愚,飘飖若埃尘。


自非得神仙,谁免危其身。


与子俱白头,役役常苦辛。

选曹分五岭,使者历三湘。


才美膺推荐,君行佐纪纲。


佳声斯共远,雅节在周防。

省郎忧病士,书信有柴胡。


饮子频通汗,怀君想报珠。


亲知天畔少,药味峡中无。

有美生人杰,由来积德门。

汉朝丞相系,梁日帝王孙。

蕴藉为郎久,魁梧秉哲尊。

地偏坊远巷仍斜,最近东头是白家。


宿雨长齐邻舍柳,晴光照出夹城花。


春风小榼三升酒,寒食深炉一碗茶。

严郎置兹楼,立名曰清辉。


未及署花榜,遽徵还粉闱。


去来三四年,尘土登者稀。

勿讶春来晚,无嫌花发迟。


人怜全盛日,我爱半开时。


紫蜡黏为蒂,红苏点作蕤。

月在洛阳天,天高净如水。


下有白头人,揽衣中夜起。


思远镜亭上,光深书殿里。

荒草院中池水畔,衔恩不去又经春。


见君惊喜双回顾,应为吟声似主人。

辞乡远隔华亭水,逐我来栖缑岭云。


惭愧稻粱长不饱,未曾回眼向鸡群。

烟景冷苍茫,秋深夜夜霜。


为思池上酌,先觉瓮头香。


未暇倾巾漉,还应染指尝。

身觉浮云无所著,心同止水有何情。


但知潇洒疏朝市,不要崎岖隐姓名。


尽日观鱼临涧坐,有时随鹿上山行。

笙歌杯酒正欢娱,忽忆仙郎望帝都。


借问连宵直南省,何如尽日醉西湖。


蛾眉别久心知否,鸡舌含多口厌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