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觚棱金碧照山高,万国圭璋捧赭袍。


舐笔和铅欺贾马,赞功论道鄙萧曹。


东南楼日珠帘卷,西北天宛玉厄豪。

子性剧弘和,愚衷深褊狷。


相舍嚣譊中,吾过何由鲜。


楚南饶风烟,湘岸苦萦宛。

翠屏山对凤城开,碧落摇光霁后来。


回识六龙巡幸处,飞烟闲绕望春台。

秦陵汉苑参差雪,北阙南山次第春。


车马满城原上去,岂知惆怅有闲人。

东都放榜未花开,三十三人走马回。


秦地少年多酿酒,已将春色入关来。

寒光垂静夜,皓彩满重城。


万国尽分照,谁家无此明。


古槐疏影薄,仙桂动秋声。

左迁凡二纪,重见帝城春。


老大归朝客,平安出岭人。


每行经旧处,却想似前身。

三日春风已有情,拂人头面稍怜轻。


殷勤为报长安柳,莫惜枝条动软声。

解装相值得留连,一望江南万里天。


残雪离披山韫玉,新阳杳霭草含烟。


馀生不足偿多病,乐事应须委少年。

少年离别意非轻,老去相逢亦怆情。


草草杯盘供笑语,昏昏灯火话平生。


自怜湖海三年隔,又作尘沙万里行。

晨霜践河梁,落日憩亭皋。


念彼千里行,恻恻我心劳。


揽辔上层冈,下临百仞濠。

附巘凭崖岂易跻,无心应合与云齐。


横身势欲填沧海,肯为行人惜马蹄。

圣德超千古,皇风扇九围。


天回万象出,驾动六龙飞。


淑气来黄道,祥云覆紫微。

寒齑薄饭留佳客,蠹简残编作近邻。


避地梁鸿真好学,著书扬子未全贫。


玉酥鍊得三危露,石火烧成一片春。

长安交游者,贫富各有徒。


亲朋相过时,亦各有以娱。


陋室有文史,高门有笙竽。

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。


遥怜故园菊,应傍战场开。

长安何处在,只在马蹄下。


明日归长安,为君急走马。

东望望长安,正值日初出。


长安不可见,喜见长安日。

家在日出处,朝来起东风。


风从帝乡来,不异家信通。


绝域地欲尽,孤城天遂穷。

东去长安万里馀,故人何惜一行书。


玉关西望堪肠断,况复明朝是岁除。

野次何销追水程,昏时即住晓时行。


惊眠幸自无更点,犹有船头击柝声。

船入长安恰五更,归人都喜近临平。


阴晴天色知何似,篷上惟闻扫雪声。

蚤是伤春梦雨天,可堪芳草更芊芊。


内官初赐清明火,上相闲分白打钱。


紫陌乱嘶红叱拨,绿杨高映画秋千。

长安二月多香尘,六街车马声辚辚。


家家楼上如花人,千枝万枝红艳新。


帘间笑语自相问,何人占得长安春。

帝里无成久滞淹,别家三度见新蟾。


郤诜丹桂无人指,阮籍青襟有泪沾。


溪上却思云满屋,镜中惟怕雪生髯。

满目墙匡春草深,伤时伤事更伤心。


车轮马迹今何在,十二玉楼无处寻。

长安在何许,疑是青天上。


矫首溯西风,溪云断人望。

客从东方来,衣上灞陵雨。


问客何为来,采山因买斧。


冥冥花正开,飏飏燕新乳。

出身忝时士,于世本无机。


爰以林壑趣,遂成顽钝姿。


临流意已凄,采菊露未稀。

汉家宫殿含云烟,两宫十里相连延。
晨霞出没弄丹阙,春雨依微自甘泉。


春雨依微春尚早,长安贵游爱芳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