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渊明求县令,本缘食不足。


束带向督邮,小屈未为辱。


翻然赋归去,岂不念穷独。

菊花如端人,独立凌冰霜。


名纪先秦书,功标列仙方。


纷纷零落中,见此数枝黄。

梁公壮节就夔魖,陶令清身托酒徒。


政在房陵成底事,年称甲子亦何须。


江山彭泽空遗像,岁月柴桑失故区。

晚稻欲登,白露霄蒙。


人饮嘉平,浆酒如江。


我独何为,观成于窗。

大道与众往,疾驱只自尘。


徐行听所之,何者非吾身。


却过白鹤峰,鸡犬来相亲。

红炉厄夏景,团扇悲秋凉。


来鸿已遵渚,去燕亦辞梁。


冰蚕怀冻薮,火鼠安炎乡。

我来适恶岁,斗米如珠量。


何时举头看,岁月守心房。


念我东坡翁,忍饥海中央。

莫为之先,冥不谓鄙。


一夫前行,百夫具履。


以为不信,出视同轨。

斫木陶土,器则不匮。


绩麻缫茧,衣则可冀。


药饵具前,病安得至。

我归无时,视汝长久。


孰为沮溺,风雨相耦。


筑室东皋,取足南亩。

掇拾于川,搜捕于陆。


俯鞠妇子,仰荐昭穆。


闽乘其偷,载耒逐逐。

我行四方,稻麦黍稷。


果蔬蒲荷,百种咸植。


粪溉耘籽,乃后有穑。

我迁海康,实编于民。


少而躬耕,老复其真。


乘流得坎,不问所因。

跋扈飞扬,谁匪南柯。


运历相寻,忧喜杂和。


我游其外,所享则多。

欣然而笑,是无枯荣。


手足相依,所钟则情。


情忘意消,神凝不征。

云跨南溟,南北一雨。


瞻望匪遥,槛阱斯阻。


梦往从之,引手相抚。

吾兄昔在朝,屡欲请会稽。


誓将老阳羡,洞天隐苍崖。


时事乃大谬,宁复守此怀。

五年寓黄阁,盛服朝玄端。


愧无昔人姿,谬作奇章迁。


还从九渊底,回望百尺巅。

大道如衣食,六经所耕桑。


家传易春秋,未易相秕糠。


久种终不穫,岁晚嗟无粮。

舜以五音言,二雅良褊迫。


变风犹井牧,驱人遂阡陌。


周馀几崩坏,况经甫与白。

尝闻左师言,少子古所喜。


二儿从两父,服辱了百事。


佳子何关人,自怪馀此意。

幽忧如蛰虫,雷雨惊奋豫。


无根不萌动,有翼皆鶱翥。


嗟我独枯槁,无来孰为去。

故山纵得归,无复昔遗老。


家风知在否,后生恐难保。


似闻老翁泉,曾作泥土燥。

莫言三谪远,归路近庾岭。


谁怜东坡穷,垂老徙此景。


幸无薪炭役,岂念冰雪冷。

东坡先生谪居儋耳,置家罗浮之下,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。
葺茅竹而居之。
日啖荼芋,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。

东汉有两士,才智炫一时。


三公往访事,卧疴亦见辞。


伟明独不然,小道安取兹。

归去来兮,吾无以归奚以归。
既身不足以任责,畏首尾而心悲。


慕往昔之经世,嗟吾力之莫追。

沉饮非荒宴,凛然忽颓山。


或人欲问事,已醉不能言。


古来亦如此,名字垂千年。

黄子似渊明,城市亦复真。


陈君有道举,化行闾井淳。


张侯公瑾流,英思春泉新。

堂堂门下公,英发自初仕。


卷舒固以时,出处不为己。


朝廷登儒辅,德礼民有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