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及今山之胜,多妙于天成,每坏于人造。
鸟啼花落,欣然有会于心,谴小奴,挈瘿樽,酤白酒,饮一梨花瓷盏,急取诗卷,快读一过以咽之,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。
有书癖而无剪裁,徒号书厨;惟名饮而少蕴藉,终非名饮。
从江干溪畔箕踞,石上听水声,浩浩潺潺,粼粼冷冷,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。
疑有湘灵,在水中鼓瑟也。
耳目宽则天地窄,争务短则日月长。
累月独处,一室萧条,取云霞为侣伴,引青松为心知;或稚子老翁,闲中来过,浊酒一壶,蹲鸱一盂,相共开笑口,所谈浮生闲话,绝不及市朝。
客去关门,了无报谢,如是毕余生足矣。
画家之妙,皆在运笔之先;运思之际,一经点染,便减神机。
长于笔者,文章即如言语;长于舌者,言语即成文章。
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,诗句乃有言之画,余则欲丹青似诗,诗句无言,方许各臻妙境。
简傲不可谓高,谄谀不可谓谦,刻薄不可谓严明,苟不可谓宽大。
夜者日之余,雨者月之余,冬者岁之余。
当此三余,人事稍疏,正可一意学问。
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,遇人痴迷处,出一言提醒之,遇人急难处,出一言解救之,亦是无量功德。
伶人代古人语,代古人笑,代古人愤,今文人为文似之。
伶人登台肖古人,下台还伶人,今文人为文又似之,很令古人见今文人,当何如愤,何如笑,何如语。
对棋不若观棋,观棋不若弹瑟,弹瑟不若听琴。
古云:但识琴中趣,何劳弦上音。
斯言信然。
看书只要理路通透,不可拘泥旧说,更不可附会新说。
过分求福,适以速祸;安分速祸,将自得福。
让利精于取利,逃名巧于邀名。
成名每在穷苦日,败事多因得志时。
欲见圣人气象,须于自己胸中洁净时观之。
闭门即是深山,读书随处净土。
人胜我无害,彼无蓄怨之心;我胜人非福,恐有不测之祸。
闻谤而怒者,谗之隙;见誉而喜者,佞之媒。
皮囊速坏,神识常存,杀万命以养皮囊,罪卒归于神识。
佛性无边,经书有限,穷万卷以求佛性,得不属于经书。
隐逸林中无荣辱,道义路上无炎凉。
作诗能把眼前光景,胸中情趣,一笔写出,便是作手,不必说唐,说宋。
打透生死关,生来也罢,死来也罢。
参破名利场,得了也好,失了也好。
听静夜之钟声,唤醒梦中之梦;观澄潭之月影,窥见身外之身。
俭为贤德,不可着意求贤;贫是美称,只在难居其美。
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,则自知足。
事有急之不白者,宽之或自明,毋躁急以速其忿。
人有操之不从者,纵之或自化,毋操切以益其顽。
山泽未必有异士,异士未必在山泽。
茅帘外,忽闻犬吠鸡鸣,恍似云中世界。
竹窗下,惟有蝉吟鹊噪,方知静里乾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