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五渎之东写,睹六水之南驰,挥灵海之委输,孰石穴之永归。
若乃长山款跨,外内乖隔,下无伏流,上无夷迹,麕兔望冈而旋归,鸿雁睹峰而反翮。
既陟麓而践坂,遂升降于山畔。
若乃长山款跨,外内乖隔,下无伏流,上无夷迹,麕兔望冈而旋归,鸿雁睹峰而反翮。
既陟麓而践坂,遂升降于山畔。
卧洞房兮当何悦,灭华烛兮弄晓月。
昨三五兮既满,今二八兮将缺。
浮云褰兮收泛滟,明舒照兮殊皎洁。
昨三五兮既满,今二八兮将缺。
浮云褰兮收泛滟,明舒照兮殊皎洁。
客夜梦见延陵茅山,在京之东南。
明旦,得《洞经》,所载罗浮山事云,茅山是洞庭口,南通罗浮。
正与梦中意相会,遂感而作罗浮山赋。
明旦,得《洞经》,所载罗浮山事云,茅山是洞庭口,南通罗浮。
正与梦中意相会,遂感而作罗浮山赋。
于天唯舍唯甩。
其见也则如游龙,其潜也则如隐凤。
来无所从,去无所至。
其见也则如游龙,其潜也则如隐凤。
来无所从,去无所至。
谢子卧疾山顶,览古人遗书,与其意合,悠然而笑曰:夫道可重,故物为轻;理宜存,故事斯忘。
古今不能革,质文咸其常。
合宫非缙云之馆,衢室岂放勋之堂。
古今不能革,质文咸其常。
合宫非缙云之馆,衢室岂放勋之堂。
盖闻昏明殊位,贞晦异道,虽景度回革,乱多治寡,是故升平难于恒运,剥丧易以横流。
皇晋(缺二字。
)河汾,来迁吴楚,数历九世,年逾十纪,西秦无一援之望,东周有三辱之愤,可谓积祸缠衅,固以久矣。
皇晋(缺二字。
)河汾,来迁吴楚,数历九世,年逾十纪,西秦无一援之望,东周有三辱之愤,可谓积祸缠衅,固以久矣。
当时而用,任物所长。
彼鸿鹄之弱羽,出江湖之下方。
安知烦暑,可致清凉?
岂无纨素,彩画文章?
复有修竹,剖析毫芒。
彼鸿鹄之弱羽,出江湖之下方。
安知烦暑,可致清凉?
岂无纨素,彩画文章?
复有修竹,剖析毫芒。
吾何归乎!吾将既行而后思。
诚不足以自存,苟有食其从之。
出国门而东鹜,触白日之隆景;时返顾以流涕,念西路之羌永。
诚不足以自存,苟有食其从之。
出国门而东鹜,触白日之隆景;时返顾以流涕,念西路之羌永。
余取友于天下,将岁行之两周。
下何深之不即,上何高之不求?纷扰扰其既多,咸喜能而好修。
宁安显而独裕,顾厄穷而共愁。
下何深之不即,上何高之不求?纷扰扰其既多,咸喜能而好修。
宁安显而独裕,顾厄穷而共愁。
愈既从陇西公平汴州,其明年七月,有负薪之疾,退休于居,作《复志赋》,其辞曰:
居悒悒之无解兮,独长思而永叹;
岂朝食之不饱兮,宁冬裘之不完?
昔余之既有知兮,诚坎轲而艰难;
当岁行之未复兮,从伯氏以南迁。
凌大江之惊波兮,过洞庭之漫漫;
至曲江而乃息兮,逾南纪之连山。
嗟日月其几何兮,携孤嫠而北旋;
值中原之有事兮,将就食于江之南。
居悒悒之无解兮,独长思而永叹;
岂朝食之不饱兮,宁冬裘之不完?
昔余之既有知兮,诚坎轲而艰难;
当岁行之未复兮,从伯氏以南迁。
凌大江之惊波兮,过洞庭之漫漫;
至曲江而乃息兮,逾南纪之连山。
嗟日月其几何兮,携孤嫠而北旋;
值中原之有事兮,将就食于江之南。
吾门之先,世克其昌。
赫矣烈祖,辅于周王;启封受楚,佐命克商。
二千馀载,六十馀代,继厥美而有光。
赫矣烈祖,辅于周王;启封受楚,佐命克商。
二千馀载,六十馀代,继厥美而有光。
格日景之轶绎,荡回风之濙远。
縡漴然而变匿,意纷讹而鳞衡。
望便娟以熠耀,粲黝绮于琉陈。
縡漴然而变匿,意纷讹而鳞衡。
望便娟以熠耀,粲黝绮于琉陈。
悲夫!士生之不辰,愧顾影而独存。
恒克己而复礼,惧志行之无闻。
谅才韪而世戾,将逮死而长勤。
恒克己而复礼,惧志行之无闻。
谅才韪而世戾,将逮死而长勤。
建安十六年,上西征,余居守,老母诸弟皆从,不胜思慕,乃作赋曰:
秋风动兮(大)[天]气凉,居常不快兮中心伤。
出北园兮彷徨,望众墓兮成行。
柯条憯兮无色,绿草变兮萎黄。
秋风动兮(大)[天]气凉,居常不快兮中心伤。
出北园兮彷徨,望众墓兮成行。
柯条憯兮无色,绿草变兮萎黄。
临济川之层淮,览洪波之容裔。
濞腾扬以相薄,激长风而亟逝。
漫浩汗而难测,眇不睹其垠际。
濞腾扬以相薄,激长风而亟逝。
漫浩汗而难测,眇不睹其垠际。
孟春之月,唯岁权舆。
和风初畅,有穆其舒。
驾言东道,陟彼城楼,
逍遥远望,乃欣以娱。
和风初畅,有穆其舒。
驾言东道,陟彼城楼,
逍遥远望,乃欣以娱。
荫高树兮临曲涡,微风起兮水增波,
鱼颉颃兮鸟逶迤,雌雄呜兮声相和,
萍藻生兮散茎柯,春水繁兮发丹华。
鱼颉颃兮鸟逶迤,雌雄呜兮声相和,
萍藻生兮散茎柯,春水繁兮发丹华。
美百川之独宗,壮沧海之威神。
经扶桑而遐逝,跨天崖而托身。
惊涛暴骇,腾踊澎湃。
经扶桑而遐逝,跨天崖而托身。
惊涛暴骇,腾踊澎湃。
丧乱以来,天下城郭丘墟,惟从太仆君宅尚在。
南征荆州,还过乡里,舍焉。
乃种诸蔗于中庭,涉夏历秋,先盛后衰,悟兴废之无常,慨然永叹,乃作斯赋:
伊阳春之散节,悟乾坤之交灵。
南征荆州,还过乡里,舍焉。
乃种诸蔗于中庭,涉夏历秋,先盛后衰,悟兴废之无常,慨然永叹,乃作斯赋:
伊阳春之散节,悟乾坤之交灵。
昔建安五年,上与袁绍战于官渡,时余始植斯柳,自彼迄今,十有五载矣。
(左右仆御已多亡)。
感物伤怀,乃作斯赋。
(左右仆御已多亡)。
感物伤怀,乃作斯赋。
念在昔之恩好,似比翼之相亲。
惟方今之疏绝,若惊风之吹尘。
夫色衰而爱绝,信古今其有之。
惟方今之疏绝,若惊风之吹尘。
夫色衰而爱绝,信古今其有之。
生中堂以游观兮,览芳草之树庭。
重妙叶于纤枝兮,扬修干而结茎。
承灵露以润根兮,嘉日月而敷荣。
重妙叶于纤枝兮,扬修干而结茎。
承灵露以润根兮,嘉日月而敷荣。
溯淮水而南迈兮,泛洪涛之湟波。
仰嵓冈之崇阻兮,经东山之曲阿。
浮飞舟之万艘兮,建干将之铦戈。
仰嵓冈之崇阻兮,经东山之曲阿。
浮飞舟之万艘兮,建干将之铦戈。
惟椅梧之所生兮,托峻岳之崇冈。
披重壤以诞载兮,参辰极而高骧。
含天地之醇和兮,吸日月之休光。
披重壤以诞载兮,参辰极而高骧。
含天地之醇和兮,吸日月之休光。
余以为形之可见,非色之美;音之可闻,非声之善。
昔黄帝登仙于荆山之上,振《咸池》于南岳之冈,鬼神其幽,而夔、牙不闻其章;女娃耀荣于东海之滨,而翩翻于西山之旁,林石之陨从,而瑶台不照其光。
是以微妙无形,寂寞无听,然后乃可以睹窈窕而淑清。
昔黄帝登仙于荆山之上,振《咸池》于南岳之冈,鬼神其幽,而夔、牙不闻其章;女娃耀荣于东海之滨,而翩翻于西山之旁,林石之陨从,而瑶台不照其光。
是以微妙无形,寂寞无听,然后乃可以睹窈窕而淑清。
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,使玉赋高唐之事。
其夜玉寝,果梦与神女遇,其状甚丽,玉异之。
明日,以白王。
其夜玉寝,果梦与神女遇,其状甚丽,玉异之。
明日,以白王。
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,短宋玉曰:“玉为人体貌闲丽,口多微辞,又性好色。
愿王勿与出入后宫。
”
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。
愿王勿与出入后宫。
”
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。
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,望高唐之观。
其上独有云气,崒兮直上,忽兮改容,须臾之间,变化无穷。
王问玉曰:「此何气也?」
玉对曰:「所谓朝云者也。
其上独有云气,崒兮直上,忽兮改容,须臾之间,变化无穷。
王问玉曰:「此何气也?」
玉对曰:「所谓朝云者也。
楚襄王时,宋玉休归。
唐勒谗之于王曰:「玉为人身体容冶,口多微词,出爱主人之女,入事大王,愿王疏之。
」玉休还,王谓玉曰:「玉为人身体容冶,口多微词,出爱主人之女,入事寡人,不亦薄乎?」玉曰:「臣身体容冶,受之二亲;口多微词,闻之圣人。
唐勒谗之于王曰:「玉为人身体容冶,口多微词,出爱主人之女,入事大王,愿王疏之。
」玉休还,王谓玉曰:「玉为人身体容冶,口多微词,出爱主人之女,入事寡人,不亦薄乎?」玉曰:「臣身体容冶,受之二亲;口多微词,闻之圣人。
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,宋玉、景差侍。
有风飒然而至,王乃披襟而当之,曰:“快哉此风!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?”宋玉对曰:“此独大王之风耳,庶人安得而共之!”
王曰:“夫风者,天地之气,溥畅而至,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。
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,岂有说乎?”宋玉对曰:“臣闻于师: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
有风飒然而至,王乃披襟而当之,曰:“快哉此风!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?”宋玉对曰:“此独大王之风耳,庶人安得而共之!”
王曰:“夫风者,天地之气,溥畅而至,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。
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,岂有说乎?”宋玉对曰:“臣闻于师: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