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。



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

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

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

老僧已死成新塔,坏壁无由见旧题。

东风未肯入东门,走马还寻去岁村。


人似秋鸿来有信,事如春梦了无痕。


江城白酒三杯酽,野老苍颜一笑温。

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


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
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
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
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
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
庐山烟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。


到得还来别无事,庐山烟雨浙江潮。

横风吹雨入楼斜,壮观应须好句夸。


雨过潮平江海碧,电光时掣紫金蛇。

霹雳收威暮雨开,独凭栏槛倚崔嵬。


垂天雌霓云端下,快意雄风海上来。


野老已歌丰岁语,除书欲放逐臣回。

朝阳入北林,竹树散疏影。


短篱寻丈间,寄我无穷境。


旧居无一席,逐客犹遭屏。

突兀隘空虚,他山总不如。


君看道傍石,尽是补天馀。

可使食无肉,不可使居无竹。


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


人瘦尚可肥,士俗不可医。

梨花淡白柳深青,柳絮飞时花满城。


惆怅东栏一株雪,人生看得几清明。

蟹眼已过鱼眼生,飕飕欲作松风鸣。



蒙茸出磨细珠落,眩转绕瓯飞雪轻。



银瓶泻汤夸第二,未识古人煎水意。

自我来黄州,已过三寒食。


年年欲惜春,春去不容惜。


今年又苦雨,两月秋萧瑟。

游人脚底一声雷,满座顽云拨不开。


天外黑风吹海立,浙东飞雨过江来。


十分潋滟金樽凸,千杖敲铿羯鼓催。

人皆养子望聪明,我被聪明误一生。


惟愿孩儿愚且鲁,无灾无难到公卿。

雪入春分省见稀,半开桃李不胜威。


应惭落地梅花识,却作漫天柳絮飞。


不分东君专节物,故将新巧发阴机。

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


日啖荔支三百颗,不妨长作岭南人。

春江欲入户,雨势来不已。


小屋如渔舟,蒙蒙水云里。


空庖煮寒菜,破灶烧湿苇。

东风袅袅泛崇光,香雾空蒙月转廊。


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。

潮随暗浪雪山倾,远浦渔舟钓月明。


桥对寺门松径小,槛当泉眼石波清。


迢迢绿树江天晓,霭霭红霞晚日晴。

参横斗转欲三更,苦雨终风也解晴。


云散月明谁点缀,天容海色本澄清。


空余鲁叟乘桴意,粗识轩辕奏乐声。

雨洗东坡月色清,市人行尽野人行。


莫嫌荦确坡头路,自爱铿然曳杖声。

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


一年好景君须记,正是橙黄橘绿时。

【其一】


黄昏犹作雨纤纤,夜静无风势转严。


但觉衾裯如泼水,不知庭院已堆盐。


五更晓色来书幌,半夜寒声落画檐。

丞相祠堂下,将军大树旁。


炎云骈火实,瑞露酌天浆。


烂紫垂先熟,高红挂远扬。

【其一】

征帆挂西风,别泪滴清颍。

留连知无益,惜此须臾景。

我生三度别,此别尤酸冷。

西湖处士骨应槁,只有此诗君压倒。


东坡先生心已灰,为爱君诗被花恼。


多情立马待黄昏,残雪消迟月出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