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逋

林逋,字君复,又称和靖先生,汉族,浙江大里黄贤村(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)人,一说杭州钱塘,北宋著名诗人。幼时刻苦好学,通晓经史百家。书载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勿趋荣利。长大后,曾漫游江淮间,后隐居杭州西湖,结庐孤山。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竹树绕吾庐,清深趣有馀。


鹤闲临水久,蜂懒采花疏。


酒病妨开卷,春阴入荷锄。

平皋望不极,云树远依依。


及向扁舟泊,还寻下濑归。


青山连石埭,春水入柴扉。

贝叶松枝想暂闲,半囊乘兴几时还。


船窗月上沧洲远,应有诗题忆旧山。

郁郁蒲茸染水田,渡淮闲寄贾人船。


知师一枕清秋梦,多为林间放鹤天。

囊携琴谱与诗稿,寄卧船窗一榻深。


莫向云中认江树,等闲惊起故园心。

四明山水别多时,老病心闲事事违。


梦想西湖古兰若,又和秋色送僧归。

闲却清尊掩缥囊,病来无故亦凄凉。


江南春草旧行路,因送归人更断肠。

屐齿遍庭深,时为拥鼻吟。


微风引竹籁,斜月转花阴。


静赏应难极,孤怀自不禁。

小园烟景正凄迷,阵阵寒香压麝脐。


湖水倒窥疏影动,屋檐斜入一枝低。


画工空向闲时看,诗客休徵故事题。

水气并山影,苍茫已作秋。


林深喜见寺,岸静惜移舟。


疏苇先寒折,残虹带夕收。

剪绡零碎点酥干,向背稀稠画亦难。


日薄从甘春至晚,霜深应怯夜来寒。


澄鲜只共邻僧惜,冷落犹嫌俗客看。

湖上山林画不如,霜天时候属园庐。


梯斜晚树收红柿,筒直寒流得白鱼。


石上琴尊苔野净,篱阴鸡犬竹丛疏。

逋奉简三君。
数日前曾劳下访,属以多故,未果致谢,感愧感愧。
牓名必已见了,彼珍重者,果为两手所矣。

久辜才术向吾朝,公罪应该洗雪条。


佐邑旧曾居府寺,转官新合入京僚。


门庭冷落闲中住,僮仆生疏贱价招。

林中萧寂款吾庐,亹亹犹欣接绪馀。


去棹看当辨江树,离尊聊为摘园蔬。


马卿才大常能赋,梅福官卑数上书。

一门深掩得闲权,纯白遗风要独全。


强接俗庸中反道,敢嫌贫病是欺天。


围形古寺谙寻鹤,照藓秋廊拟疏玄。

几回山脚又江头,绕著孤芳看不休。


一味清新无我爱,十分孤静与伊愁。


任教月老须微见,却为春寒得少留。

瓦沟如粉叠楼腰,高会谁能解酒貂。


清夹晓林初落索,冷和春雨转飘萧。


堪怜雀避来闲地,最爱僧冲过短桥。

未第身魂殁帝京,东还长欠奠幽灵。


遗文尽合编家传,高行谁堪撰墓铭。


谈柄寂寥尘久暗,墨池荒废草空青。

湖水入篱山绕舍,隐居应与世相违。


闲门自掩苍苔色,来客时惊白鸟飞。


卖药比尝嫌有价,灌园终亦爱无机。

冰清霜洁。
昨夜梅花发。
甚处玉龙三弄,声摇动、枝头月。

金谷年年,乱生春色谁为主?馀花落处,满地和烟雨。


又是离歌,一阕长亭暮。
王孙去,萋萋无数,南北东西路。

湖上青山对结庐,坟头秋色亦萧疏。


茂陵他日求遗稿,犹喜曾无封禅书。

泉石年来偶结庐,冷挨松雪瞰西湖。


高僧好事仍多艺,已共孤山入画图。

抱关随俗本无能,却掩深居避爱憎。


两岸解惊秋钓石,风窗花落夜棋灯。


穿云寄药多山叟,刻竹留诗半野僧。

湛卢生涩鞘秋尘,方册谁谈礼乐因。


两地贵游无旧识,五天清会有高人。


泉关茶井当犹惜,火养丹炉看独频。

霏霏烟雨拂西窗,缃帙披残卧缥缸。


林木细分山去削,水波微动鹤丁桩。


凉沈欲睡何妨纵,静壮诗魔未易降。

孤根何事在柴荆,村色仍将腊候并。


横隔片烟争向静,半粘残雪不胜清。


等闲题咏谁为愧,子细相看似有情。

鲁望无来已百年,又生吾辈在林泉。


谁知隐遁为高尚,敢道文章到圣贤。


月界晓窗琴岳润,竹摇秋机墨云鲜。

妻女飘零五岭头,为君南望涕横流。


浮荣暂得衣朱绂,远宦寻闻丧白州。


天与声名还自折,瘴侵编什有谁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