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

孟子,名轲,或字子舆,华夏族(汉族),邹(今山东邹城市)人。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。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与孔子并称“孔孟”。后世追封孟子为“亚圣公”,尊称为“亚圣”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公都子曰:“告子曰:‘性无善无不善也。
’或曰:‘性可以为善,可以为不善;是故文武兴,则民好善;幽厉兴,则民好暴。
’或曰:‘有性善,有性不善;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,以瞽瞍为父而有舜;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,而有微子启、王子比干。
孟季子问公都子曰:“何以谓义内也?”
曰:“行吾敬,故谓之内也。

“乡人长于伯兄一岁,则谁敬?”曰:“敬兄。

“酌则谁先?”曰:“先酌乡人。
告子曰:“食色,性也。
仁,内也,非外也;义,外也,非内也。

孟子曰:“何以谓仁内义外也?”
曰:“彼长而我长之,非有长于我也;犹彼白而我白之,从其白于外也,故谓之外也。
告子曰:“生之谓性。

孟子曰:“生之谓性也,犹白之谓白与?”曰:“然。

“白羽之白也,犹白雪之白;白雪之白,犹白玉之白与?”曰:“然。
告子曰:“生之谓性。

孟子曰:“生之谓性也,犹白之谓白与?”曰:“然。

“白羽之白也,犹白雪之白;白雪之白,犹白玉之白与?”曰:“然。
告子曰:“性犹湍水也,决诸东方则东流,决诸西方则西流。
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,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。

孟子曰:“水信无分于东西。
告子曰:“性,犹杞柳也;义,犹杯棬也。
以人性为仁义,犹以杞柳为杯桊。
齐宣王问卿。
孟子曰:“王何卿之问也?”
王曰:“卿不同乎?”曰:“不同。
有贵戚之卿,有异姓之卿。
孟子谓万章曰:“一乡之善士,斯友一乡之善士;一国之善士,斯友一国之善士;天下之善士,斯友天下之善士。
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,又尚论古之人。
颂其诗,读其书,不知其人,可乎?是以论其世也。
万章曰:“敢问不见诸侯,何义也?”孟子曰:“在国曰市井之臣,在野曰草莽之臣,皆谓庶人。
庶人不传质为臣,不敢见于诸侯,礼也。

万章曰:“庶人,召之役,则往役;君欲见之,召之,则不往见之,何也?”曰:“往役,义也;往见,不义也。
万章曰:“士之不托诸侯,何也?”孟子曰:“不敢也。
诸侯失国,而后托于诸侯,礼也;士之托于诸侯,非礼也。

万章曰:“君馈之粟,则受之乎?”曰:“受之。
孟子曰:“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;娶妻非为养也,而有时乎为养。
为贫者,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。
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,恶乎宜乎?抱关击柝。
万章问曰:“敢问交际何心也?”孟子曰:“恭也。

曰:“却之却之为不恭,何哉?”曰:“尊者赐之,曰‘其所取之者,义乎,不义乎”,而后受之,以是为不恭,故弗却也。

曰:“请无以辞却之,以心却之,曰‘其取诸民之不义也’,而以他辞无受,不可乎?”曰:“其交也以道,其接也以礼,斯孔子受之矣。
万章问曰:“敢问友。


孟子曰:“不挟长,不挟贵,不挟兄弟而友。
友也者,友其德也,不可以有挟也。
北宫锜问曰:“周室班爵禄也,如之何?”
孟子曰:“其详不可得闻也。
诸侯恶其害己也,而皆去其籍。
然而轲也,尝闻其略也。
孟子曰:“伯夷,目不视恶色,耳不听恶声。
非其君不事,非其民不使。
治则进,乱则退。
万章问曰:“或曰:‘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,五羊之皮,食牛,以要秦穆公。
’信乎?”
孟子曰:“否,不然。
好事者为之也。
万章问曰:“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,于齐主侍人瘠环,有诸乎?”
孟子曰:“否,不然也。
好事者为之也。
于卫主颜雠由。
万章问曰:“人有言‘伊尹以割烹要汤’有诸?”
孟子曰:“否,不然。
伊尹耕于有莘之野,而乐尧舜之道焉。
非其义也,非其道也,禄之以天下,弗顾也;系马千驷,弗视也。
万章问曰:“人有言:‘至于禹而德衰,不传于贤而传于子。
’有诸?”
孟子曰:“否,不然也。
天与贤,则与贤;天与子,则与子。
万章曰:“尧以天下与舜,有诸?”孟子曰:“否。
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。

“然则舜有天下也,孰与之?”曰:“天与之。
咸丘蒙问曰:“语云:‘盛德之士,君不得而臣,父不得而子。
’舜南面而立,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,瞽瞍亦北面而朝之。
舜见瞽瞍,其容有蹙。
万章问曰:“象日以杀舜为事,立为天子,则放之,何也?”孟子曰:“封之也,或曰放焉。

万章曰:“舜流共工于幽州,放驩兜于崇山,杀三苗于三危,殛鲧于羽山,四罪而天下咸服,诛不仁也。
象至不仁,封之有庳。
万章问曰:“诗云:‘娶妻如之何?必告父母。
’信斯言也,宜莫如舜。
舜之不告而娶,何也?”
孟子曰:“告则不得娶。
万章问曰:“舜往于田,号泣于旻天,何为其号泣也?”孟子曰:“怨慕也。

万章曰:“父母爱之,喜而不忘;父母恶之,劳而不怨。
然则舜怨乎?”
曰:“长息问于公明高曰:‘舜往于田,则吾既得闻命矣;号泣于旻天,于父母,则吾不知也。
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,其良人出,则必餍酒肉而后反。
其妻问所与饮食者,则尽富贵也。
其妻告其妾曰:“良人出,则必餍酒肉而后反;问其与饮食者,尽富贵也,而未尝有显者来,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。
储子曰:“王使人瞷夫子,果有以异于人乎?”孟子曰:“何以异于人哉?尧舜与人同耳。
曾子居武城,有越寇。
或曰:“寇至,盍去诸?”
曰:“无寓人于我室,毁伤其薪木。
”寇退,则曰:“修我墙屋,我将反。
公都子曰:“匡章,通国皆称不孝焉。
夫子与之游,又从而礼貌之,敢问何也?”
孟子曰:“世俗所谓不孝者五:惰其四支,不顾父母之养,一不孝也;博弈好饮酒,不顾父母之养,二不孝也;好货财,私妻子,不顾父母之养,三不孝也;从耳目之欲,以为父母戮,四不孝也;好勇斗很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
章子有一于是乎?
夫章子,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。
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,孔子贤之。
颜子当乱世,居于陋巷。
一箪食,一瓢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