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辙

苏辙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平时出处常联袂,文翰叨陪旧服膺。


自信老兄怜弱弟,岂关天下少良朋。


何时杯酒看浮白,清夜肴蔬粗满登。

倾盖晚相亲,东西省户邻。


听君占谏草,继我出词纶。


京尹声初浃,枢廷迹尚新。

试吏有能名,升台擅直声。


雄飞极九载,修路止三城。


壮志方凌厉,遗书忽叹惊。

朝看江上枯崖山,憔悴荒榛赤如赭。


莫行百里一回头,落日孤云霭新画。


前山更远色更深,谁知可爱信如今。

相携话别郑原上,共道长途怕雪泥。


归骑还寻大梁陌,行人已渡古崤西。


曾为县吏民知否,旧宿僧房壁共题。

井底屠酥浸旧方,床头冬酿压琼浆。


旧来喜与门前客,终日同为酒后狂。


老大心情今已尽,尘埃鬓发亦无光。

济南书记今白须,岁节钟馗旧绿襦。


举手托天欣见雪,破鞋踏冻可怜渠。


滔滔时辈今黄壤,六六年华属老夫。

龟毛兔角号空虚,既被无收岂是无。


自有真无遍诸有,灯光何碍也嫌渠。

熟睡将经作枕头,君家事业太悠悠。


要须睡著元非睡,未可昏昏便尔休。

谁言襄阳苦,歌者乐襄阳。
太守刘公子,千年未可忘。


刘公一去岁时改,惟有州南汉水长。

野鹰来,雄雉走。
苍茫荒榛下,毰毸大如斗。
鹰来萧萧风雨寒,壮士台中一挥肘。

上巳已过旬日,西湖尚有游人。


老人复归闭户,户外百事日新。


呼童试问筑室,春晚何日堂成。

春服初成日暖,潩河渐满风凉。


欲复孔门故事,略有童冠相将。


城西百步而近,杏花半落草香。

佳句近参风雅,微词间发离骚。


窃欲比君庾信,莫年诗赋尤高。

故人远在江汉,万里时寄声音。


闻道禅心寂寞,未废诗人苦吟。

终岁常亲鞭扑,此生知负诗书。


欲寻旧学无处,时有故人起予。

扬雄执戟虽久,陶令归田未能。


眼看云山无奈,神伤簿领相仍。

雨过山光欲溜,寒来水气如烝。


胜处何须吴越,随方亦有游朋。

饮酒方桥夜月,钓鱼画舫秋风。


冉冉荷香不断,悠悠水面无穷。

野步西湖绿缛,晴登北渚烟绵。


蒲莲自可供腹,鱼蟹何尝要钱。

舜井溢流陌上,历山近在城头。


羁旅三年忘去,故园何日归休。

远游既为东鲁,迁居又爱南山。


齿发自知将老,心怀且欲偷安。

我作新堂,中庭萧然,双柳对峙。


春阳既应,千条万叶,风濯雨洗。


如美妇人,正立栉发,发长至地。

筑室三年,堂成可居。


我初不知,诸子劳劬。


父母老矣,风雨未除。

自我知非,卷去图书。


闭目内观,妙见自如。


闻阿那律,无目而视。

老人平生,以书为累。


夜灯照帷,未晓而起。


百骸未病,两目告瘁。

决明明目,功见本草。


食其花叶,亦去热恼。


有能益人,矧可以饱。

闲居九年,禄不代耕。


肉食不足,藜烝藿羹。


多求异蔬,以佐晨烹。

三年杜门,莫适往还。


幽人衲僧,相对忘言。


饮之一杯,失笑欣然。

老人气衰,饮食无几。


食肉不消,食菜寡味。


柳槌石钵,煎以蜜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