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尽日惊风吹木叶,极目嵯峨,一丈天山雪。
去去丁零愁不绝,那堪客里还伤别。
若道客愁容易辍,除是朱颜,不共春销歇。
湘帘卷处,甚离披翠影,绕檐遮住。
小立吹裙,常伴春慵,掩映绣床金缕。
芳心一束浑难展,清泪裹、隔年愁聚。
鹤生本自野,终岁不见人。
朝饮碧溪水,暮宿沧江滨。
忽然被缯缴,矫首盼青云。
何处金衣客,栖栖翠幕中。
有心惊晓梦,无计啭春风。
漫逐梁间燕,谁巢井上桐。
长安一夜雨,便添了、几分秋色。
奈此际萧条,无端又听,渭城风笛。
咫尺层城留不住,久相忘、到此偏相忆。
荔粉初装,桃符欲换,怀人拟赋然脂。
喜螺江双鲤,忽展新词。
稠叠频年离恨,匆匆里、一纸难题。
木落吴江矣,正萧条、西风南雁,碧云千里。
落魄江湖还载酒,一种悲凉滋味。
重回首、莫弹酸泪。
骚屑西风弄晚寒,翠袖倚阑干。
霞绡裹处,樱唇微绽,靺鞨红殷。
故宫事往凭谁问,无恙是朱颜。
铅华不御,看道家妆就。
问取旁人入时否。
为孤情淡韵、判不宜春,矜标格、开向晚秋时候。
鞭影落春堤,绿锦鄣泥卷。
脉脉逗菱丝,嫩水吴姬眼。
啮膝带香归,谁整樱桃宴。
须知名士倾城,一般易到伤心处。
柯亭响绝,四弦才断,恶风吹去。
万里他乡,非生非死,此身良苦。
孤花片叶,断送清秋节。
寂寂绣屏香篆灭,暗里朱颜消歇。
谁怜散髻吹笙,天涯芳草关情。
代北燕南,应不隔、月明千里。
谁相念、胭脂山下,悲哉秋气。
小立乍惊清露湿,孤眠最惜浓香腻。
为问封姨,何事却、排空卷地。
又不是、江南春好,妒花天气。
叶尽归鸦栖未得,带垂惊燕飘还起。
阑风伏雨催寒食,樱桃一夜花狼藉。
刚与病相宜,锁窗薰绣衣。
画眉烦女伴,央及流莺唤。
惊飙掠地冬将半,解鞍正值昏鸦乱。
冰合大河流,茫茫一片愁。
烧痕空极望,鼓角高城上。
空山梵呗静,水月影俱沉。
悠然一境人外,都不许尘侵。
岁晚忆曾游处,犹记半竿斜照,一抹界疏林。
烟般往事梦中休,绕梁芳踪难去留。
君言相思一样苦,妾叹离散两般愁。
意到浓时怎忍舍,情到深处无怨尤。
知君此际情萧索,黄芦苦竹孤舟泊。
烟白酒旗青,水村鱼市晴。
柁楼今夕梦,脉脉春寒送。
锦帷初卷蝉云绕,却待要起来还早。
不成薄睡倚香篝,一缕缕残烟袅。
绿阴满地红阑悄,更添与催归啼鸟。
画屏无睡,雨点惊风碎。
贪话零星兰焰坠,闲了半床红被。
生来柳絮飘零,便教咒也无灵。
巂周声里严关峙,匹马登登,乱踏黄尘。
听报邮签第几程。
行人莫话前朝事,风雨诸陵,寂寞鱼灯。
肯把离情容易看,要从容易见艰难。
难抛往事一般般。
今夜灯前形共影,枕函虚置翠衾单。
锦样年华水样流,鲛珠迸落更难收。
病余常是怯梳头。
一径绿云修竹怨,半窗红日落花愁。
才睡。
愁压衾花碎。
细数更筹,眼看银虫坠。
春去也,人在画楼东。
芳草绿粘天一角,落花红沁水三弓。
江南忆,鸾辂此经过。
一掬胭脂沉碧甃,四围亭壁幛红罗。
消息暑风多。
漠陵风雨,寒烟衰草,江山满目兴亡。
白日空山,夜深清呗,算来别是凄凉。
往事最堪伤,想铜驼巷陌,金谷风光。
一片亭亭空凝伫。
趁西风霓裳偏舞。
白鸟惊飞,菰蒲叶乱,断续浣纱人语。
月华如水,波纹似练,几簇淡烟衰柳。
塞鸿一夜尽南飞,谁与问倚楼人瘦。
韵拈风絮,录成金石,不是舞裙歌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