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斋曾宿借方袍,因说浮生大梦劳。


言下是非齐虎尾,宿来荣辱比鸿毛。


孤舟千棹水犹阔,寒殿一灯夜更高。

三年无事客吴乡,南陌春园碧草长。


共醉八门回画舸,独还三径掩书堂。


前山雨过池塘满,小院秋归枕簟凉。

自卜闲居荆水头,感时相别思悠悠。


一樽酒尽青山暮,千里书回碧树秋。


深巷久贫知寂寞,小诗多病尚风流。

兹楼今是望乡台,乡信全稀晓雁哀。


山翠万重当槛出,水华千里抱城来。


东岩月在僧初定,南浦花残客未回。

万峰秋尽百泉清,旧锁禅扉在赤城。


枫浦客来烟未散,竹窗僧去月犹明。


杯浮野渡鱼龙远,锡响空山虎豹惊。

心悟觉身劳,云中弃宝刀。


久闲生䏶肉,多寿长眉毫。


客棹春潮急,禅斋暮雪高。

儒家有释子,年少学支公。


心出是非外,迹辞荣辱中。


锡寒秦岭月,杯急楚江风。

禅扉倚石梯,云湿雨凄凄。


草色分松径,泉声咽稻畦。


棹移滩鸟没,钟断岭猿啼。

丹叶下西楼,知君万里愁。


钟非黔峡寺,帆是敬亭舟。


山色和云暮,湖光共月秋。

病客与僧闲,频来不掩关。


高窗云外树,疏磬雨中山。


离索秋虫响,登临夕鸟还。

簟凉襟袖清,月没尚残星。


山果落秋院,水花开晓庭。


疏藤风袅袅,圆桂露冥冥。

春寻采药翁,归路宿禅宫。


云起客眠处,月残僧定中。


藤花深洞水,槲叶满山风。

西岩一磬长,僧起树苍苍。


开殿洒寒水,诵经焚晚香。


竹风云渐散,杉露月犹光。

山空叶复落,一径下新安。


风急渡溪晚,雪晴归寺寒。


寻云策藤杖,向日倚蒲团。

藤杖叩松关,春溪斸药还。

雨晴巢燕急,波暖浴鸥闲。

倚槛花临水,回舟月照山。

苍苍松桂阴,残月半西岑。


素壁寒灯暗,红炉夜火深。


厨开山鼠散,钟尽岭猿吟。

吴僧诵经罢,败衲倚蒲团。


钟韵花犹敛,楼阴月向残。


晴山开殿响,秋水卷帘寒。

万里新都问法还,几年杖锡遍燕关。


天空真界分三世,月度禅枝忆五山。


随处冥心祗树里,有时清梵暮涛间。

藩戚三雍暇,禅居二室隈。


忽闻从桂苑,移步践花台。


敏学推多艺,高谈属辩才。

弃家忽若遗,四海吴元常。


轩冕安足轻,妻孥等毫芒。


古来惟仁者,有勇故莫当。

琅玕阴里,是心清净,晏坐了无余说。
岩花涧草任风吹,更不许、纷纷饶舌。


西方何处,长安道远,且向这边休歇。

闭门不出自焚香,拥褐看山岁月长。


雨后绿苔生石井,秋来黄叶遍绳床。


身闲何处无真性,年老曾言隐故乡。

旧依支遁宿,曾与戴颙来。


今日空林下,唯知见绿苔。

惠持游蜀久,策杖欲西还。


共别此宵月,独归何处山。


对鸥沙草畔,洗足野云间。

昨闻归旧寺,暂别欲经年。


樵客应同步,邻僧定伴禅。


后峰秋有雪,远涧夜鸣泉。

雁稀秋色尽,落日对寒山。


避事多称疾,留僧独闭关。


心归尘俗外,道胜有无间。

遥见登山处,青芜雪后春。


云深岳庙火,寺宿洛阳人。


饵药将斋折,唯诗与道亲。

火灭窗晴冷似冰,随时活计自修行。


客来若问真消息,只有观音自证明。

雨路如投洗,山行似踏绳。


深闲逢竹院,欢喜得诗僧。


语款疑缫茧,心明自有灯。

日日不离山,爱山终不厌。


因地端有来,及此若尚欠。


当轩出巑屼,昏膜遽效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