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城上啼乌破寂寥,思君何处坐岧峣。

应须绿酒酬黄菊,何必红裙弄紫箫。

落木云连秋水渡,乱山烟入夕阳桥。

暑往讵几时,凉归亦云暂。


相随东山乐,及此身无憾。


聊回清池柂,更伏荒城槛。

开春献初岁。
白日出悠悠。


荡志将愉乐。

春流急不浅,归枻去何迟。


愁客叶舟里,夕阳花水时。


云晴开螮蝀,棹发起鸬鹚。

云送关西雨,风传渭北秋。


孤灯然客梦,寒杵捣乡愁。


滩上思严子,山中忆许由。

阿旦东山著乾坤,十雨世界三登村。


阿安东山著一身,白云保社明月邻。


此山只合馆此客,千载阿谁敢争席。

天赐东园食实封,东山加赐在园东。

东山山色浑无定,阴处青苍晒处红。

为爱东园日日来,未曾动脚眼先开。


南溪顷刻都行遍,更到东山顶上回。

何曾一日不思归,请看诚斋八集诗。


到得归来身已病,是侬归早是归迟。

日日花开日日新,问天乞得自由身。


不知白发苍颜里,更看南溪几个春。

偶因闲步散顽麻,倦唤胡床小歇些。


飞上山头人似鹤,回看溪畔路如蛇。


云烟极目知何处,松竹为门是我家。

亲交久别忽相从,饭罢相将拄瘦筇。


深涧小桥聊驻步,胡床羽扇对西风。


水声流入肝脾里,日影轻遮云气中。

杏花岩左斸东岩,驱使淮山指顾间。


招信上流总奔赴,僧伽孤塔政弯环。


今来古往空陈迹,远草斜阳祇惨颜。

江路经由数十回,无因到此为潮催。


尝聆文靖曾游后,欲问蔷薇几度开。


今日掣身推案去,暂时秉烛入山来。

家山花柳春,侍女髻鬟绿。


出处亦何心,晴云在空谷。

松门石路秋风扫。
似不许、飞尘到。
双携纤手别烟萝,红粉清泉相照。

东山与物远,松竹荫茅茨。


信有冥鸿志,难藏雾豹姿。


会招安石起,何患德璋移。

渡船帆饱如张弓,倏忽世界寒浺瀜。
堪舆无垠日夜泛,浩浩元气蓬蓬风。


湖光日色不可辨,但见水精火齐合集成虚空。

老禅竿木各逢场,诗客端来共苇航。


一任颠风聒高浪,满船欢笑和诗忙。

打头风急鼻雷鼾,醉梦闲心铁石顽。


惟有爱山贪未厌,西山才了又东山。

十年心印许谁传,万里西征思黯然。

春水满池塘,春光入草堂。


黄茅初盖顶,紫燕欲窥梁。


卉木见真趣,图书森古香。

淑气催花萼,春风入酒樽。


日长帘幂寂,人静鸟声喧。


拂座清松影,侵阶碧藓痕。

君不见狐裘相齐望前古,后日执鞭固欣慕。
烟云得趣更飘萧,常使高人恨无路。


阑干峥嵘擅空阔,寒日低回得循步。

南山不见见东山,白鹭时时自往还。


为问天公几时雨,定因薄相故能悭。

不知名利险,辛苦滞皇州。


始觉飞尘倦,归来事绿畴。


桃源迷处所,桂树可淹留。

采菊上东山,山高路非远。


江湖乍辽夐,城郭亦在眼。


昼日市井喧,闰年禾稼晚。

亭榭缥缈无点尘,竹树苍翠溪粼粼。


宝钗导前瑶簪后,三君高屐华阳巾。


颀然锦衣者谁氏,道韫诸姑姊长妹。

寒色苍苍老柏风,石苔清滑露光融。


半夜四山钟磬尽,水精宫殿月玲珑。

咸阳树。
骊山路。
可怜当日作事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