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诗翁憔悴老一官,厌见苜蓿堆青盘。


归来羞涩对妻子,自比鲇鱼缘竹竿。


今君滞留生二毛,饱听衙鼓眠黄紬。

醉中眼缬自斓斑,天雨曼陀照玉盘。


一朵淡黄微拂掠,鞓红、魏紫不须看。

春华沧江月,秋色碧海云。


离居盈寒暑,对此长思君。


思君楚水南,望君淮山北。

醉入田家去,行歌荒野中。


如何青草里,亦有白头翁。


折取对明镜,宛将衰鬓同。

长安道,投老倦游归。


七十古来稀。


藕花雨湿前湖夜,桂枝风澹小山时。

宿麦畦中雉鷕,柔桑陌上蚕生。


骑火须防花月暗,玉唾长携彩笔行。


隔墙人笑声。

补陀大士虚空,翠岩谁记飞来处。


蜂房万点,似穿如碍,玲珑窗户。


石髓千年,已垂未落,嶙峋冰柱。

晚来云淡秋光薄,落日晴天。


落日晴天。


堂上风斜画烛烟。

常苦沙崩损药栏,也从江槛落风湍。


新松恨不高千尺,恶竹应须斩万竿。


生理只凭黄阁老,衰颜欲付紫金丹。

【其一】


得归茅屋赴成都,直为文翁再剖符。


但使闾阎还揖让,敢论松竹久荒芜。


鱼知丙穴由来美,酒忆郫筒不用酤。

看题锦绣报琼瑰,俱是人天第一才。


好遣文星守躔次,亦须防有客星来。

【其一】


丘中有一士,不知其姓名。


面色不忧苦,血气常和平。


毎选隙地居,不蹋要路行。

欲话毗陵君反袂,欲言夏口我沾衣。


谁知临老相逢日,悲叹声多语笑稀。

一枝柔橹听咿哑,炊稻来依野老家。


山寺日中斋鼓动,江楼风急酒旗斜。


绿梢袅袅摇新竹,翠蔓离离熟早瓜。

朱栈青林小益西,早行遥听隔村鸡。


龙门閤畔千寻壁,江月亭前十里堤。


酒舍胡姬歌折柳,江津洮马惜障泥。

败席凝尘懒拂除,况能作意去庭芜。


读书眼力衰难强,对酒心情薄欲无。


野寺钟鱼思下担,山邮鞍驮忆登途。

楚水枫林霜露新,白头一叟正吟呻。


牛衣未起王章疾,马磨何伤许靖贫。


治道本来存简册,神州谁与静烟尘。

行李萧然一束书,城南触目更愁予。


市门乞食僧持钵,关路哦诗客跨驴。


残发无多真已矣,名山未去独何欤。

为国恃久安,变起最莫测。


释楚为外惧,此实计之得。


吾侪学养生,事事当自克。

万事有常理,中智皆能知。


祸福如白黑,不待诹蓍龟。


疾患初萌芽,未有旦夕危。

老翁无所长,惟是更事多。


生世与人处,乌可伤至和。


秋毫不能忍,平地寻干戈。

残雪暮还结,朔风晴更寒。


重裘犹粟肤,连酌无骍颜。


指直不可握,终日缩袖间。

陂池幽处有茅堂,井臼萧条草树荒。


小鸭怯波时聚散,病蔬伤蠹半青黄。


童儿冲雨收鱼网,婢子闻钟上佛香。

一百七十里,我行谁谓赊。


期年初去国,度宿即还家。


事似谈春梦,身如寄客槎。

三百六十日,扶衰得出都。


略无新伎俩,仍是旧形模。


世事蛮攻触,人情越事吴。

太尉关河杰,飞腾亦遇时。


中原方荡覆,大计易差池。


素壁龙蛇字,空山熊豹姿。

寄谢谯夫子,今年一出无。


万缘随梦断,百念与形枯。


云护巢松谷,神呵煅药炉。

数百年来王气消,难将前事问渔樵。


苑方秦地皆芜没,山借扬州更寂寥。


荒埭暗鸡催月晓,空场老雉挟春骄。

黄菊枝头生晓寒。
人生莫放酒杯干。
风前横笛斜吹雨,醉里簪花倒著冠。

纸窗惊吹玉蹀躞,竹砌碎撼金琅珰。


兰缸有泪风飘地,遥夜无人月上廊。


愁思起如独绪茧,归梦不到合欢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