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稀稀疏疏绕篱竹,窄窄狭狭向阳屋。


屋中有一曝背翁,委置形骸如土木。


日暮半炉麸炭火,夜深一盏纱笼烛。

君得嘉鱼置宾席,乐如南有嘉鱼时。


劲气森爽竹竿竦,妍文焕烂芙蓉披。


载笔在幕名已重,补衮于朝官尚卑。

减一分太短,增一分太长。


不朱面若花,不粉肌如霜。


色为天下艳,心乃女中郎。

休吟稽山晓,听咏秦城旦。


鸣鸡初有声,宿鸟犹未敢。


丁丁漏向尽,鼕鼕鼓过半。

因君知非问,诠较天下事。


第一莫若禅,第二无如醉。


禅能泯人我,醉可忘荣悴。

君赋此诗夜,穷阴岁之馀。


我和此诗日,微和春之初。


老知颜状改,病觉肢体虚。

闻君新楼宴,下对北园花。


主人既贤豪,宾客皆才华。


初筵日未高,中饮景已斜。

正与刘梦得,醉笑大开口。


适值此诗来,欢喜君知否。


遂令高卷幕,兼遣重添酒。

贤愚类相交,人情之大率。


然自古今来,几人号胶漆。


近闻屈指数,元某与白乙。

日居复月诸,环回照下土。


使我玄云发,化为素丝缕。


禀质本羸劣,养生仍莽卤。

栉沐事朝谒,中门初动关。


盛服去尚早,假寐须臾间。


钟声发东寺,夜色藏南山。

闻君梦游仙,轻举超世雰。


握持尊皇节,统卫吏兵军。


灵旗星月象,天衣龙凤纹。

君歌仙氏真,我歌慈氏真。


慈氏发真念,念此阎浮人。


左命大迦叶,右召桓提因。

昨日三川新罢守,今年四皓尽分司。


幸陪散秩闲居日,好是登山临水时。


家未苦贫常酝酒,身虽衰病尚吟诗。

道士上天鹤一只,老僧住庵云半间。


去来尽向无心得,痴黠相除到处闲。


江山千里互明晦,鱼鸟十年相往还。

夜漏欲尽鸡初唱,梦到神仙信非妄。


泉流直舂碧涧底,松根横走苍崖上。


徐行林际遇飞桥,峭壁惊涛临万丈。

当年吊古巴东峡,雪洒扁舟见早梅。


宋玉宅边新酒美,巫山庙下莫猿哀。


樵柯烂尽棋方剧,客甑炊成梦未回。

彻骨贫来累始轻,孤村月上正三更。


汝缘油尽眠差早,我亦尊空醉不成。


南陌金羁良自苦,北邙麟冢半无名。

莫笑茅庐迮,何曾厌日长。


饭馀餐酪滑,浴罢葛巾凉。


落日桐阴转,微风栀子香。

飐飐荷离水,翩翩燕出巢。


苔添雨后晕,笋放露中梢。


世路千重浪,生涯一把茅。

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。


何当金络脑,快走踏清秋。

此马非凡马,房星本是星。


向前敲瘦骨,犹自带铜声。

萧寺驮经马,元从竺国来。


空知有善相,不解走章台。

伯乐向前看,旋毛在腹间。


只今掊白草,何日蓦青山。

白铁剉青禾,砧间落细莎。


世人怜小颈,金埒畏长牙。

唐剑斩隋公,拳毛属太宗。


莫嫌金甲重,且去捉飙风。

不从桓公猎,何能伏虎威。


一朝沟陇出,看取拂云飞。

香幞赭罗新,盘龙蹙镫鳞。


回看南陌上,谁道不逢春。

批竹初攒耳,桃花未上身。


他时须搅阵,牵去借将军。

内马赐宫人,银鞯刺骐驎。


午时盐坂上,蹭蹬溘风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