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六月滩声如猛雨,香山楼北畅师房。


夜深起凭阑干立,满耳潺湲满面凉。

爱风岩上攀松盖,恋月潭边坐石棱。


且共云泉结缘境,他生当作此山僧。

空山寂静老夫闲,伴鸟随云往复还。


家酝满瓶书满架,半移生计入香山。

越调管吹留客曲,吴吟诗送暖寒杯。


娃宫无限风流事,好遣孙心暂学来。

闻道毗陵诗酒兴,近来积渐学姑苏。


罨头新令从偷去,刮骨清吟得似无。

爱惜肯将同宝玉,喜欢应胜得王侯。


弄璋诗句多才思,愁杀无儿老邓攸。

洞房门上挂桑弧,香水盆中浴凤雏。


还似初生三日魄,嫦娥满月即成珠。

花纸瑶缄松墨字,把将天上共谁开。


试呈王母如堪唱,发遣双成更取来。

欲上瀛州临别时,赠君十首步虚词。


天仙若爱应相问,可道江州司马诗。

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。


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。

山僧对棋坐,局上竹阴清。


映竹无人见,时闻下子声。

长夜君先去,残年我几何。


秋风满衫泪,泉下故人多。

并失鹓鸾侣,空留麋鹿身。


只应嵩洛下,长作独游人。

一双垂翅鹤,数首解嘲文。


总是迂闲物,争堪伴相君。

习静心方泰,劳生事渐稀。


可怜安稳地,舍此欲何归。

千里嘉陵江水色,含烟带月碧于蓝。

今朝相送东流后,犹自驱车更向南。

嘉陵江水此东流,望喜楼中忆阆州。


若到阆中还赴海,阆州应更有高楼。

城郭休过识者稀,哀猿啼处有柴扉。


沧江白日樵渔路,日暮归来雨满衣。

秋水悠悠浸墅扉,梦中来数觉来稀。


玄蝉去尽叶黄落,一树冬青人未归。

【其一】


十岁裁诗走马成,冷灰残烛动离情。


桐花万里丹山路,雏凤清于老凤声。


【其二】


剑栈风樯各苦辛,别时冰雪到时春。

年来阻阔动经时,忽见新篇乃尔奇。


安得齐纨剪团扇,为君小草卜居诗。

十里相望亦未遥,何由频得慰无聊。


老来万事慵开眼,独喜诗盟不寂寥。

丹葩绿叶郁团团,消得姮娥种广寒。


行尽天涯年八十,至今未遇一枝看。

小山桂枝今所无,一生到处问樵夫。


细思不独人间少,月里何曾有两株。

我生急雨暗淮天,出没蛟鼍浪入船。


白首功名无尺寸,茅檐还听雨声眠。

少傅奉诏朝京师,舣船生我淮之湄。


宣和七年冬十月,犹是中原无事时。

鱼鼓声中白氎巾,南山笋蕨一番新。


长安不是无卿相,林下平津独可人。

画舫篮舆不许前,白头行脚意超然。


舜江禹穴千山水,尽在高人拄杖边。

溪光竹色两相宜,行到溪桥竹更奇。


对此莫论无肉瘦,闭门可忍十年饥。

气盖冰霜劲有馀,江边见此列仙癯。


清寒直入人肌骨,一点尘埃住得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