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汝懦归无计,吾衰往未期。


浪传乌鹊喜,深负鹡鸰诗。


生理何颜面,忧端且岁时。

近有平阴信,遥怜舍弟存。

侧身千里道,寄食一家村。

烽举新酣战,啼垂旧血痕。

青山澹无姿,白露谁能数。


片片水上云,萧萧沙中雨。


殊俗状巢居,曾台俯风渚。

秋风淅淅吹巫山,上牢下牢修水关。


吴樯楚柁牵百丈,暖向神都寒未还。


要路何日罢长戟,战自青羌连百蛮。

晴教晒药泥茶灶,闲看科松洗竹林。


活计纵贫长净洁,池亭虽小颇幽深。


厨香炊黍调和酒,窗暖安弦拂拭琴。

渐少不满把,渐短不盈尺。


况兹短少中,日夜落复白。


既无神仙术,何除老死籍。

履道西门有弊居,池塘竹树绕吾庐。


豪华肥壮虽无分,饱暖安闲即有馀。


行灶朝香炊早饭,小园春暖掇新蔬。

船缓进,水平流。


一茎竹篙剔船尾,两幅青幕覆船头。



亚竹乱藤多照岸,如从凤口向湖州。

【其一】


自我心存道,外物少能逼。


常排伤心事,不为长叹息。


忽闻唐衢死,不觉动颜色。

七十三翁旦暮身,誓开险路作通津。


夜舟过此无倾覆,朝胫从今免苦辛。


十里叱滩变河汉,八寒阴狱化阳春。

名无高与卑,未得多健羡。


事无小与大,已得多厌贱。


如此常自苦,反此或自安。

坐爱前檐前,卧爱北窗北。


窗竹多好风,檐松有嘉色。


幽怀一以合,俗念随缘息。

往岁曾为西邑吏,惯从骆口到南秦。


三时云冷多飞雪,二月山寒少有春。


我思旧事犹惆怅,君作初行定苦辛。

拙诗在壁无人爱,鸟污苔侵文字残。


唯有多情元侍御,绣衣不惜拂尘看。

山邮花木似平阳,愁杀多情骢马郎。


还似升平池畔坐,低头向水自看妆。

江上何人夜吹笛,声声似忆故园春。


此时闻者堪头白,况是多愁少睡人。

百牢关外夜行客,三殿角头宵直人。


莫道近臣胜远使,其如同是不闲身。

靖安宅里当窗柳,望驿台前扑地花。


两处春光同日尽,居人思客客思家。

梨花有思缘和叶,一树江头恼杀君。


最似孀闺少年妇,白妆素袖碧纱裙。

嘉陵江曲曲江池,明月虽同人别离。


一宵光景潜相忆,两地阴晴远不知。


谁料江边怀我夜,正当池畔望君时。

不思北省烟霄地,不忆南宫风月天。


唯忆静恭杨阁老,小园新雪暖炉前。

青衣报平旦,呼我起盥栉。


今早天气寒,郎君应不出。


又无宾客至,何以销闲日。

【其一】


丘中有一士,不知其姓名。


面色不忧苦,血气常和平。


毎选隙地居,不蹋要路行。

【其一】


小松未盈尺,心爱手自移。


苍然涧底色,云湿烟霏霏。


栽植我年晚,长成君性迟。

渺渺钱唐路几千,想君到后事依然。


静逢竺寺猿偷橘,闲看苏家女采莲。


故妓数人凭问询,新诗两首倩留传。

与君细话杭州事,为我留心莫等闲。


闾里固宜勤抚恤,楼台亦要数跻攀。


笙歌缥缈虚空里,风月依稀梦想间。

鱼能深入宁忧钓,鸟解高飞岂触罗。


热处先争炙手去,悔时其奈噬脐何。


尊前诱得猩猩血,幕上偷安燕燕窠。

吉凶祸福有来由,但要深知不要忧。


只见火光烧润屋,不闻风浪覆虚舟。


名为公器无多取,利是身灾合少求。

非庄非宅非兰若,竹树池亭十亩馀。


非道非僧非俗吏,褐裘乌帽闭门居。


梦游信意宁殊蝶,心乐身闲便是鱼。

高卧闲行自在身,池边六见柳条新。


幸逢尧舜无为日,得作羲皇向上人。


四皓再除犹且健,三州罢守未全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