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四和还如九酘醅,更醇更美未嫌来。


相逢莫作两般眼,一饮不辞三百杯。


嵇阮当时无俗虑,山王虽贵亦能陪。

君辞予家倾蚁醅,自有嘉味须持来。


青篾络瓶方出户,红妆侑席已邀杯。


穷愁一饮犹关分,侧望群贤不可陪。

流光冉冉即衰迟,物趣回环似转规。


长景已知今日至,孤怀不比少年时。


阻陪上閤鸳鸾后,且与南州父老期。

上字黄封谁可识,偷传王氏法应真。


清淮始变醅犹薄,句水新来味更醇。


欲拟比酥酥少色,曾持劝客客何人。

移病新秋厌直庐,自将僮仆治前除。


已栽楚客江边草,不学严陵濑上鱼。


红穗拂栏何茜粲,绿丛无水亦萧疏。

月下马蹄休扰扰,夜凉虫响竞嚣嚣。


一杯独饮愁何有,孤榻无人膝自摇。


北斗柄高天渐转,小冠簪冷发微凋。

陈王苑里望空虚,吴客风前忆具区。


横阁渐看河影转,绕枝还见鹊惊无。


虫催织妇机成素,露逼鲛人泪作珠。

西垣阁老号文雄,辞体能兼两汉风。


绛帐旧生虽授学,灞陵归将已无功。


校文岂论居三上,赋分由来本下中。

一日能逢几笑欢,高楼红蜡滴金盘。


吟馀陇首云初散,唱尽阳关露已寒。


不管星河渐西落,自将烟水去程宽。

日出各驰趋,皆为利所迫。


秋虫至微物,役役网自织。


古来高世人,林下遗忧责。

噫风鸣悲鸢鸣哀,雨霰枯木为之摧。


昭亭山头野火灭,海水夜冻迷蓬莱。


烛笼以爪自掩耳,酒盏生冰拈不起。

独茧丝为弦,九窍珥为轸。


弹风松飕飕,听水流泯泯。


欣者举袖舞,悲者欲涕陨。

车骑踏春堤,翛然思如濯。


望骢人自避,解冻鱼方乐。


拿流古树根,跨岸枯薪彴。

翰林文字本雄强,况复斋祠向静坊。


高树黄鹂无去意,深廊朱幕动微凉。


不嗟门外尘沙苦,只觉壶中岁月长。

东都车马苦飞霾,南国桅帆喜过淮。


船背插旗风自展,沙头迎浪雪相排。


白鱼已荐糟增味,红稻新炊粟厌怀。

兄为太守两轮朱,仲泛吴人燕尾舻。


且看洞庭多橘柚,莫怀江国有枌榆。


少游山水殊非俗,老爱诗书又似愚。

郊原物老莽然中,寓兴驱车向国东。


夹道名园迷屈曲,压枝秋实乱青红。


寒畦覆绿将收菜,野蝶双飞尚绕丛。

陇首欲看飞去云,槎头安得卷轻轮。


流乌不转天边日,乘马犹知果下人。


空渴魏台冰在井,从悲楚客泪缘巾。

六月御沟驰道间,青槐花上夏云山。


退朝侧帽惊时晚,近树闻香暗咏闲。


新雨贾生车喜出,旧年潘岳鬓添斑。

天津赫日欲焦拆,西北风来斗减威。


太帝宫庭无暑入,大明冠佩退朝归。


泠泠冷袭琉璃簟,奕奕凉翻翡翠帏。

致鹇犹恐鹇饥渴,细织筠笼小瓦缸。


玉免精神怜已久,金銮人物世无双。


休争白鹤临清沼,且伴鸣鸡向绿窗。

卢仝只有赤脚婢,吏部曾吟似笑仝。


红烛射眸从结客,清歌帖耳苦怜翁。


归时虽已过寒食,芳物犹能逐暖风。

相国推心本至平,欲使萧艾作兰馨。


孤根易变终微贱,美泽难沾漫晦冥。


楚客尝闻纫若若,王孙谁复顾青青。

斸破烟丛带笋移,映轩临槛特为宜。


龙孙已见多奇节,凤实新生入翠枝。


不向阮家林下集,还思渭北水边窥。

晓雨射船珠泻盘,平明水上舞英残。


斗鸡蹠恶轻泥湿,调马蹄翻软土乾。


深屋燕巢将欲补,密房蚕蚁尚忧寒。

春来无处不幽芳,谁复樽前叹异乡。


绕榻绮罗观旧艳,傍池桃杏照新妆。


柳条拂拂牵丝嫩,蕊粉轻轻落酒香。

明经与进士,皆欲取公卿。


自是俗儒陋,非于吾道轻。


昔由羔雁聘,今乃草莱并。

赛雨何从事,高情苦爱山。


谢公联句后,惠远过溪间。


笑处岩相答,归时酒在颜。

春雨固多喜,虽多安得愁。


既能勒花苞,又解滋耕畴。


池添痕痕涨,渠有细细流。

年年泼火雨,苦作清明寒。


梨花犹半绽,塘水已迷漫。


愁看日更永,冷漏夜未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