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破萼初惊一点红。
又看青子映帘栊。
冰雪肌肤谁复见。

故都迷岸草,望长淮、依然绕孤城。
想乌衣年少,芝兰秀发,戈戟云横。
坐看骄兵南渡,沸浪骇奔鲸。

新月挂林梢,暗水鸣枯沼。
时见疏星落画檐,几点流萤小。


归意已无多,故作连环绕。

高柳萧萧,睡馀已觉西风劲。
小窗人静。
淅沥生秋听。

浅碧蘸鳞鳞。
照眼全无一点尘。
百草千花都过了,初新。

晓烟溪畔。
曾记东风面。
化工更与重裁剪。

对花常欲留春,恨春故遣花飞早。
晓来雨过,绿阴新处,几番芳草。
一片飘时,已知消减,满庭谁扫。

黄花渐老。
秋色欲归还草草。
花下前期。

一醉年年今夜月,酒船聊更同浮。
恨无羯鼓打梁州。
遗声犹好在,风景一时留。

卷地惊风吹雨去,却看香雾轻浮。
遥知清影遍南州。
万峰横玉立,谁为此山留。

一醉三年那易得,应须大白同浮。
已知绝景是吾州。
姮娥仍有意,更肯为人留。

绝顶参差千嶂列,不知空水相浮。
下临湖海见三州。
落霞横暮景,为客小迟留。

手种千株桃李树,参差半已成阴。
主人何事马骎骎。
二年江海路,空负种花心。

山半飞泉鸣玉佩,回波倒卷粼粼。
解巾聊濯十年尘。
青山应却怪,此段久无人。

自笑天涯无定准,飘然到处迟留。
兴阑却上五湖舟。
鲈莼新有味,碧树已惊秋。

三日疾风吹浩荡,绿芜未遍平沙。
约回残影射明霞。
水光遥泛坐,烟柳卧敧斜。

不与群芳争绝艳,化工自许寒梅。
一枝临晚照歌台。
眼明浑未见,弦管莫惊催。

一朵黄花,先催报、秋归消息。
满芳枝凝露,为谁装饰。
便向尊前拚醉倒,古今同是东篱侧。

麦陇如云,清风吹破,夜来疏雨才晴。
满川烟草,残照落微明。
缥缈危栏曲槛,遥天尽、日脚初平。

故山渐近,念渊明归意,翛然谁论。
归去来兮秋已老,松菊三径犹存。
稚子欢迎,飘飘风袂,依约旧衡门。

霜风猎猎将寒威,林下山僧见亦稀。


怪得吟诗无俗语,十年肝鬲湛寒辉。

腊雪频添鬓影皤,春醪暂借病颜酡。


三年飘泊居无定,百岁光阴去已多。


漫祭诗篇怀贾岛,畏挝更鼓似东坡。

策杖临霞岫,危步下霜蹊。


志逐深山静,途随曲涧迷。


渐觉心神逸,俄看云雾低。

放旷出烟云,萧条自不群。


漱流清意府,隐几避嚣氛。


石画妆苔色,风梭织水文。

暂尔游山第,淹留惜未归。


霞窗明月满,涧户白云飞。


书引藤为架,人将薜作衣。

霁晓气清和,披襟赏薜萝。


玳瑁凝春色,琉璃漾水波。


跂石聊长啸,攀松乍短歌。

登山一长望,正遇九春初。


结驷填街术,闾阎满邑居。


斗雪梅先吐,惊风柳未舒。

玉环腾远创,金埒荷殊荣。


弗玩珠玑饰,仍留仁智情。


凿山便作室,凭树即为楹。

游鲁馆,陟秦台。
污山壁,愧琼瑰。

逐仙赏,展幽情。
逾昆阆,迈蓬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