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江津道人心源清,不系虚舟尽日横。


道机禅观转万物,文采风流被诸生。


与世浮沉惟酒可,随人忧乐以诗鸣。

传语濠州贤刺史,隔年诗债几时还。


因循樽俎疏相见,弃掷光阴只等闲。


心在青云故人处,身行红雨乱花间。

斯人绝少可,白眼视公卿。


每与俗物逢,三沐取洁清。


我亦漫浪者,君何许同盟。

竹林文章伯,国士无与双。


比来少制作,非以弱故降。


景阳机中锦,犹衣被丘江。

廖侯劝我酒,此亦雅所爱。


中年刚制之,常惧作灾怪。


连台盘拗倒,故人不相贷。

平生思故人,江汉不解渴。


谁言放逐地,烧烛饮至跋。


忧予先狗马,劝以爱肤发。

将发沔鄂间,尽醉竹林酒。


二三石友辈,未肯弃老朽。


借问坐客谁,卢溪紫髯叟。

锁江亭上一樽酒,山自白云江自横。


李侯短褐有长处,不与俗物同条生。


经术貂蝉续狗尾,文章瓦釜作雷鸣。

李侯诗律严且清,诸生赓载笔纵横。


句中稍觉道战胜,胸次不使俗尘生。


山绕楼台钟鼓晚,江触石矶砧杵鸣。

曹侯黄须便弓马,从军赋诗横槊间。


阿瞒文武如兕虎,远孙风气犹斑斑。


昨解弓刀丞太仆,坐看收驹十二闲。

丹青古藏壁,风雨饱侵食。


拂尘开藻鉴,志士泪沾臆。


灵山远飞来,不可以智测。

我行向厌次,夏扇日在摇。


甘瓜未除垄,高柳尚鸣蜩。


驾言聊摄归,飞霜晓封条。

田郎杞菊荒三径,文字时追二叟游。


万卷藏书多未见,老夫端拟乞荆州。

只可阕中安止止,谁能铁里斗铮铮。


田多谷少无人会,譬似无田过一生。

紫冠黄钿网丝窠,蝶绕蜂围奈晚何。


二叟家居如避世,开门自少俗人过。

安坐一柱观,立遣十年劳。


玄圭于我厚,千里来江皋。


松风转蟹眼,乳花明兔毛。

别去公怀我,诗来我梦公。


半轮笠泽月,一信镜湖风。


岂有诗名世,而无鬼作穷。

今代老龟蒙,无书遗子公。


也能将好句,特地寄西风。


迟暮甘三已,飘零笑两穷。

碧落先生少可人,银钩茧纸苦称君。


谈间口吸西江水,句里家传南浦云。


千里端能来命驾,一尊得与细论文。

畴昔因来行水馀,依依唯认昔人居。


新堂已幸经重构,旧事难追更特书。


所愿弦歌闻十室,休夸文字赋三都。

登览日云晏,归车眇重冈。


天风振余旟,夕露沾我裳。


数子情未厌,春山杳茫茫。

遗君踪迹莽荆榛,曾把诗书为作新。


今日总输吴季子,枕流漱石自由身。

知君挂席下清江,未见香炉意已降。


直上新泉得雄观,便将杰句写长杠。

羌庐不见几经年,一话清游一怅然。


此日送君凭问讯,千峰影里旧潺湲。

忆昔殊方久滞淫,年深归路始骎骎。


傍人欲问箪瓢乐,理义谁知悦我心。

繁弦急管盛流传,清庙遗音久绝弦。


欲识寥寥千古意,莫将新语勘尘编。

盘翁别去久无书,可复因循自作疏。


珍重寄声烦问讯,个中消息定何如。

三径莓苔昼掩关,君来问道却空还。


从今蜡屐应无恙,有兴何妨再入山。

几年寂寞掩柴扃,抱膝长吟竹下亭。


不向参同论纳甲,且将耘耔付添丁。


思玄赋罢惊遥举,止酒诗成恨独醒。

吏散庭空昼掩扃,行春只到柳边亭。


唱酬共喜摛鸿藻,来往何劳笑白丁。


一笑歌呼从自醉,几年燠暍为谁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