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画隼横江喜再游,老鱼跳槛识清讴。


流年未肯付东流。



黄菊篱边无怅望,白云乡里有温柔。

湖上萧萧疏雨过,山头霭霭暮云横。


陂塘水落荷将尽,城市人归虎欲行。

谁谓江湖居,而为虎豹宅?


焚山岂不能,爱此千竿碧。

老人登山汗如濯,倒床困卧呼不觉。


觉来五鼓日三竿,始信孤云天一握。


平生未省出艰险,两足惯曾行荦确。

张翰黄花句,风流五百年。


谁人今继作,夫子世称贤。


再动游吴棹,还浮入海船。

游山如读书,深浅皆可乐。


道边小精舍,亦自一丘壑。


凄凉四十年,始复重著脚。

舟中如甑炊,端坐畏暍死。


未能踏增冰,且复呼艇子。


纤纤新月低,玉钩沈野水。

百亩庭中半是苔,桃花净尽菜花开。


种桃道士归何处,前度刘郎今又来。

京师花木类多奇,常恨春归人未归。


车马喧喧走尘土,园林处处锁芳菲。


残红已落香犹在,羁客多伤涕自挥。

招提诗壁漫黄埃,忽忽笼纱两过梅。


老值白鸡能不死,复随春色破寒来。

翟园不到才几日,寒梢冷叶秋萧瑟。


只有黄花数点明,上照青松下苍石。


记得春头来此嬉,梅花太瘦杏花肥。

南谯古山郡,信是高人居。


自叹乏弘量,终朝亲簿书。


于时忽命驾,秋野正萧疏。

水曲一追游,游人重怀恋。


婵娟昨夜月,还向波中见。


惊禽栖不定,流芳寒未遍。

两山郁相对,晨策方上干。


霭霭眺都城,悠悠俯清澜。


邈矣二三子,兹焉屡游盘。

此山岩谷不知重,赤眼浮图自一峰。


芒蹻随僧践黄叶,晓光消雪堕长松。


石泉试饮先师锡,午饭归寻下寺钟。

忆自栖贤夜入城,道边兰若一僧迎。


偶然不到终遗恨,特地来游慰昔情。


海外声闻安至此,堂中天鼓为谁鸣。

当年五月访庐山,山翠溪声寝食间。


藤杖复随春色到,寒泉顿与客心闲。


岩头悬布煎茶足,峡口惊雷泛叶悭。

我兄东南游,我亦梦中去。


径山闻已熟,往意穿云雾。


梦经山前溪,足冷忽先渡。

僧共老花俱在,客将春雁同回。


范叔一寒如此,刘郎前度曾来。

访旧光阴二十年,残僧相对两依然。


木兰已老无花发,石竹依前有麝眠。


万户直须龟手药,一龛何用买山钱。

历历溪山记旧踪,寺僧遥住翠微重。


扁舟曾泛桃花入,歧路心多草树封。


谷口鸟声兼伐木,石门烟火出深松。

廿载风尘始一回,登高心在力全衰。


偶怀胜事乘春到,况有良朋自远来。


还指松萝寻旧隐,拨开云石剪蒿莱。

诗情不与岁情阑,春气犹兼水气寒。


怪我问花终不语,须公走马更来看。


共知浮世悲驹隙,即见平波散芡盘。

墙头花定觉风阑,墙外池深酒亦寒。


马健莫愁归路远,诗成未许俗人看。


钓鱼不用寻温水,濯发真如到洧盘。

古镇易为客,了身一篮舆。


贪游八关寺,忘却子公书。


青青天气肃,澹澹春意初。

昔年湖上客,留访雪山翁。


王氏船犹在,萧家寺已空。


月高花有露,烟合水无风。

无终有国已难寻,洞口谁为梁甫吟?


一片白云飞不去,徘徊似识主人心。

江淮冠盖闹如林,求一己知何处寻。


风月欲谈嫌许事,山川不险似人心。


使君德量如天远,举子科名自陆沉。

精神秀发真狮子,耸壑昂霄似出林。


击竹有声先了悟,拈花微笑已知音。


新诗富健疑披锦,妙字清奇不换金。

玉骢嘶,须把青丝罥他住。
燕歌易酒,莫辞今夕离亭聚。
浮云一望,绿波千里,满目销魂江淹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