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刳木为舟数丈馀,卧看风月映芙蕖。


清香一阵浑无暑,时有惊榔跃出鱼。

荒村日午未开门,雨后馀花满地存。


举世但能旌隐逸,谁人知道是王孙。

春风荡屋雨填沟,东閤翛然拥罽裘。


邻壁黄粱炊未熟,唤回残梦有鸣驺。

阳坡风暖雪初融,度谷遥看积翠重。


磊砢拂天吾所爱,他生来此听楼钟。

香火因缘寄此山,主恩投老更人间。


伤心踯躅冈头路,明日春风自往还。

南州岁晚亦花开,有底堪随驿使来。


看取钟山如许雪,何须持寄岭头梅。

西崦水泠泠,沿冈有荐亭。


自从春草长,遥见祇青青。

日日思北山,而今北山去。


寄语白莲庵,迎我青松路。

揽辔出东城,登临目暂明。

烟云藏古意,猿鹤弄秋声。

客坐苔纹滑,僧眠樾荫清。

朝旦发阳崖,景落憩阴峰。


舍舟眺迥渚,停策倚茂松。


侧径既窈窕,环洲亦玲珑。

节里少公事,底忙起侵晨。


望秋怯残暑,及此东未暾。


登山俯平野,万壑皆白云。

米山不知重,近见三两叠。


远者淡不真,眇与天相接。


晨光染红云,正向山外贴。

晓日秋山破格奇,青红明灭舞清漪。

画工著色饶渠巧,便有此容无此姿。

一水横拖两岸峰,千痕万摺碧重重。


谁言老子经行处,身在江山障子中。

岭下看山似伏涛,见人上岭旋争豪。

一登一陟一回顾,我脚高时他更高。

远山高绝近山低,未必低山肯下伊。


定是远山矜狡狯,跳青涌碧角幽奇。

堂样毬场五百弓,帝城何地似亭中。


北山南畔南山北,独受西湖万顷风。

山下生愁热不除,山头小立气全苏。


自缘著脚高低别,万壑清风岂是无。

脚底一朵云,乘之绕空碧。


前身王子乔,今代李太白。

银河月外来,玉虹天上落。


骑虹弄银河,人间无个乐。

竹国风世界,梅兄雪友朋。


地清无可比,且道玉壶冰。

韩子不肯佛,饶操苦出家。


何如妙净老,紫橐碧莲花。

联车涉修坂,览物穷山川。


疏林泛朝景,翠岭含云烟。


祠殿何沈邃,古木郁苍然。

焚香奏仙呗,向夕遍空山。


清切兼秋远,威仪对月闲。


静分岩响答,散逐海潮还。

上方鸣夕磬,林下一僧还。


密行传人少,禅心对虎闲。


青松临古路,白月满寒山。

柳岸松门胜处通,马蹄踏雾入空蒙。


春寒有力欺游子,天色无情没断鸿。


雨脚远连山脚暗,杏梢斜倚竹梢红。

困眠醒坐一龛多,竹洞无关断客过。


贪向炉中煨榾柮,懒从掌上看庵摩。


闲无杂念惟诗在,老不甘心奈镜何。

北山松竹堪怡颜,千岩观前多好山。


谁云都无卓锥地,亦尚有此茅三间。


洞门无钥常不关,小径百曲苍龙盘。

忆昔从戎向北陲,重来持节鬓成丝。


夜悬炎海烽烟梦,时听严关杕杜诗。


古戍寒云过铁马,中原睛日闪牙旗。

倦飞归鸟正思还,叩户聊分半日闲。


胜事漫同谈栗里,佳时休笑负龙山。


簿书已老无馀力,香火朝真有旧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