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横截西山一叶轻,晓奁初发镜中行。


异时常作玻璃观,却恐丹青画不成。

去新城之北三十里,山渐深,草木泉石渐幽。
初犹骑行石齿间。
旁皆大松,曲者如盖,直者如幢,立者如人,卧者如虬。

吾方卖剑日,汝正抱孙归。


昭代无官守,平生近钓矶。


青山上野艇,白水到林扉。

云多不记山深浅,人行半天岩壑。
旷野飞声,虚空倒影,松挂危峰疑落。
流泉喷薄。

南方传竞渡,多在屈平祠。


箫鼓满流水,风烟生画旗。


千桡速飞鸟,两舸刻灵螭。

姑妇晨妆废,其他务未遑。


愁逢桑叶贵,贫共织灯光。


战士支衣众,宫嫔剪彩忙。

忆昔胡儿入控弦,官军迎战北山边。


笳箫有主安新葬,蓑笠无人垦废田。


兵散荒营吹戍笛,僧从败屋起茶烟。

幅巾高蹈挹洪崖,闲洒银钩著玉杯。


文律不论先汉后,诗源远自国风来。


却愁小子方攻冉,未必吾师肯铸回。

小儿胆大说文章,萤火难争两曜光。


侍讲先生今寂寂,龙图老子尚堂堂。


邻无羊仲并求仲,家有元方与季方。

北山当代文章祖,孔思周情幸未泯。


弟子力疲心尚在,先生齿宿意逾新。


今无斫鼻成风手,古有埋腰立雪人。

未必灵于己,徒令厌我龟。


元君虚见梦,太卜不能知。


偶活因涂尾,宁饥勿朵颐。

所谓善鸣者,泠然入耳清。


为谁弦雅奏,举世赏繁声。


露可充渠腹,泉堪濯我缨。

忽忽聚还散,荧荧暗复明。


去嫌灭烛秽,来照读书清。


不必烦罗扇,何妨屏铁檠。

出穴营新邑,分房定嗣君。


共为绵蕝礼,各效采花勤。


暮返宜修夕,晨趋每辨昕。

嘈杂乘阴雨,跳梁占废池。


张唇谁不厌,磔腹帝宁私。


足踏银床险,身蒙锦袄痴。

闽人尤惜荔,鲁史首书灾。


秽德非常臭,鲜装若自媒。


今年暂枵腹,来世勿投胎。

绝喜有肉汉,何嫌逐臭夫。


形悭一粒粟,口遍四方糊。


鲁叟袗絺绤,荆卿袖匕图。

了不分芳臭,营营浪自喧。


士为女听惑,溷比帝居尊。


鱼馁庖难脍,瓜香圃欠樊。

醇醪易入醉人乡,劲酒难逢醒者尝。


王媪区区真小黠,随时增损瓮中方。

先生诗酒令俱严,一扫哇簧与市帘。


户大才高今吏部,故应笑小更嫌甜。

古云龟与鹤,阅世寿尤长。


试问刳肠卜,何如曳尾藏。


有灵宁毁椟,无用且支床。

未省吞腥腐,惟承晚露餐。


三生齐女怨,千首孟郊寒。


腹馁鸣尤激,身轻蜕不难。

占断十分清,飞来一点轻。


死还为腐草,生怕傍长檠。


扇扑随风远,囊盛彻夜明。

兹虫虽小物,一一抱微忠。


多士从先主,群臣立悼公。


献花朝贡谨,酿蜜国储丰。

天不生斯物,将如冻者何。


为谁忙作茧,到底化为蛾。


种至春还育,功于世最多。

不觉渠泥臭,偏依井干蹲。


声尤粗水鸟,腹欲大河豚。


焚鞠存经训,如簧避谮言。

物理或难诘,疑经多未通。


蜚虽笔麟史,荔不产龟蒙。


记异因同蜮,为灾岂减螽。

么么常情忽,潜形未易知。


嗅香太尉足,起粟婕妤肌。


醯瓮偏常集,纱厨巧似窥。

绛帕妖方士,青襟小茂才。


集瓜讥汝否,止棘刺谁哉。


倏忽寻声去,曾无濯足来。

伺夜偏乘隙,逢人辄噬肤。


不饶豫让炭,肯恕玉环酥。


闇空愁逢蝠,虚檐巧避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