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未生潭上云,空望山中雨。


湛湛陈桂樽,坎坎奏鼍鼓。


萧萧灵风来,蹲蹲祝郎舞。

仲冬至仲春,阴隔久不雨。


耕农将失时,萌颖未出土。


帝心实焦劳,日夜不安处。

冬涉春无雨,侵晨忽沛然。


燕曾知社后,雷未发声前。


细湿林花暗,轻沾土脉全。

雄乌忽变作雌霓,太守为坛水畔祠。


多谢龙公来挹彼,寄声风伯莫吹之。


麦残黑穟差伤晚,秧出青针未过期。

暮年台笠代羸骖,信步篱东过舍南。


稍喜农家行食麦,径催园户去移柑。


寻花公倘来过甫,置薤吾无可语参。

白头无复驾征骖,薄有田庐汾水南。


但使金穰堪拾穗,何曾玉食欠包柑。


莫辞社酒传三爵,犹胜障泥趁六参。

催花小雨饯馀寒,衰病今朝始出山。


移北阜文从汝笑,非西畴事勿予关。


预知帝耜开耕籍,初洒天瓢遍域寰。

茅檐卧听雨声寒,晨起油云遍海山。


州牧忧勤真可记,田家苦乐最相关。


亲祈閟宇神其吐,谁道灵湫鬼所寰。

天人谁道不相关,方寸精诚极际蟠。


绿简赤文宣读顷,青秧白水立谈间。


昔沾一溉犹衡虑,今卜三登始解颜。

一穟祥烟彻九关,六丁澒洞起泥蟠。


皆云端笏精虔际,不觉翻飘肸蚃间。


侯念牧刍无德色,仆尸香火有惭颜。

方寸忧勤匝四封,兵厨不爨鲜欢悰。


青苗暂阁农加额,朱表亲题帝动容。


便著蓑衣驾秧马,莫投铁简起湫龙。

白首归来作老农,丰年里社得过从。


劝君莫梗贤侯化,去后思侯未易逢。

扶杖追凉看稻花,不烦轧轧踏沟车。


残年无以酬公上,长作输租第一家。

蔬是侬家野八珍,小畦自灌极艰辛。


清晨卧听檐声喜,馀惠分沾抱瓮人。

先做田间三日霖,冰轮出海扫秋阴。


人言侯是调元手,慰了农心慰士心。

火伞朱旗总叱开,新凉稍自白蘋回。


世人枉了嗔风伯,到底烦渠送雨来。

昨日旸乌赤似金,朝来忽化作甘霖。


老农失喜逢人说,滴滴来从太守心。

忧见须眉膳却荤,分明上帝见忠勤。


赤章夜彻通明殿,一缕烟生六合云。

虽拥朱幡只泽臞,孕鱼丹荔免苞苴。


未应旱魃无分别,更把秋阳懊恼渠。

谷贱如泥未一年,那堪四野复焦卷。


亢桑姑射神通小,惟有君侯立动天。

在处陂池白,宁愁汲路遥。


老犹堪抱瓮,穷未至操瓢。

昕朝避黄屋,露祷动苍穹。


野老安知帝,豚蹄赛社公。

巫祝呼神去,缁黄送水还。


若非宿来雨,仙圣亦惭颜。

点点沃枯焦,声声伴寂寥。


五更初听雨,千载后闻韶。

箫鼓修雩祭,风雷起古湫。


虽无豢龙氏,尚有斩蛟侯。

万里风随快雨来,尘昏消伏旱光开。


物情濯热参差喜,天意为仁容易回。


帘映薄寒灯有晕,窗含虚白麝成煤。

吁嗟方请雨,润溽果如占。


黍稷固有望,来麰亦未嫌。


声繁清倦枕,气冷入疏帘。

蕴隆亦太甚,荟蔚不朝隮。


直可忧秋廪,非徒病夏畦。


民心或能彻,天造固难稽。

麦田正尘坌,桑径忽滂沱。


比屋起相告,荷锄行且歌。


园林半扃锁,车马绝经过。

漠漠春云合,爞爞旱气收。


人心方有望,时雨不须求。


岂独老农喜,仍令恶客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