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


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


古人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


况阳春召我以烟景,大块假我以文章。

对月那无酒,登楼况有江。


听歌惊白鬓,笑舞拓秋窗。


尊蚁添相续,沙鸥并一双。

明月生长好,浮云薄渐遮。


悠悠照边塞,悄悄忆京华。


清动杯中物,高随海上查。

峡险江惊急,楼高月迥明。


一时今夕会,万里故乡情。


星落黄姑渚,秋辞白帝城。

风林纤月落,衣露净琴张。


暗水流花径,春星带草堂。


检书烧烛短,看剑引杯长。

笙歌旖旎曲终头,转作离声满坐愁。


筝怨朱弦从此断,烛啼红泪为谁流。


夜长似岁欢宜尽,醉未如泥饮莫休。

九十不衰真地仙,六旬犹健亦天怜。


今年相遇莺花月,此夜同欢歌酒筵。


四座齐声和丝竹,两家随分斗金钿。

九烛台前十二姝,主人留醉任欢娱。


翩翻舞袖双飞蝶,宛转歌声一索珠。


坐久欲醒还酩酊,夜深初散又踟蹰。

风头向夜利如刀,赖此温炉软锦袍。


桑落气薰珠翠暖,柘枝声引管弦高。


酒钩送盏推莲子,烛泪黏盘垒蒲萄。

留春不住登城望,惜夜相将秉烛游。


风月万家河两岸,笙歌一曲郡西楼。


诗听越客吟何苦,酒被吴娃劝不休。

荣闹兴多嫌昼短,衰闲睡少觉明迟。


当君秉烛衔杯夜,是我停飧服药时。


枕上愁吟堪发病,府中欢笑胜寻医。

北客劳相访,东楼为一开。


褰帘待月出,把火看潮来。


艳听竹枝曲,香传莲子杯。

座客香貂满,宫娃绮幔张。


涧花轻粉色,山月少灯光。


积翠纱窗暗,飞泉绣户凉。

便便痴腹本来宽,不是天涯强作欢。


燕子来时新社雨,海棠开后却春寒。


醉夸落纸诗千首,歌费缠头锦百端。

丝管纷纷烛满堂,枭卢掷罢夜飞觞。


帷犀风定歌云暖,香兽烟浓漏箭长。


泛菊已成前日梦,探梅又续去年狂。

射虎将军老不侯,尚能豪纵醉江楼。


笙歌杂沓娱清夜,风露高寒接素秋。


少日壮心轻玉塞,暮年幽梦堕沧洲。

零露中宵湿绿苔,江郊纵饮亦荒哉。


引杯快似黄河泻,落笔声如白雨来。


纤指醉听筝柱促,长檠时看烛花摧。

官机锦茵金蹙凤,舞娃钗堕双鬟重。


宝炉三尺香吐雾,画烛如椽风不动。


主人爱客情无已,筝声未断歌声起。

宣华辇路牧牛羊,摩诃龙池草茫茫。


宫殿犁尽馀缭墙,南风远吹禾黍香。


草间白骨横秋霜,何由唤起釂一觞。

酒浪摇春不受寒,烛花垂烬忽堆盘。


山川路邈人将老,丝管声遒夜向阑。


四海交朋更聚散,百年光景杂悲欢。

长钗坠发双蜻蜓,碧尽山斜开画屏。


虬须公子五侯客,一饮千钟如建瓴。


鸾咽奼唱圆无节,眉敛湘烟袖回雪。

吴国初成阵,王家欲解围。


拂巾双雉叫,飘瓦两鸳飞。

朗朗鹍鸡弦,华堂夜多思。


帘外雪已深,座中人半醉。


翠蛾发清响,曲尽有馀意。

天下苍生望不休,东山虽有但时游。


从来海上仙桃树,肯逐人间风露秋。

桂宇幽襟积,山亭凉夜永。


森沈野径寒,肃穆岩扉静。


竹晦南汀色,荷翻北潭影。

子夜雪华馀,卿家月影初。


酒香薰枕席,炉气暖轩除。


晚岁宦情薄,行军欢宴疏。

满耳笙歌满眼花,满楼珠翠胜吴娃。


因知海上神仙窟,只似人间富贵家。


绣户夜攒红烛市,舞衣晴曳碧天霞。

满筵红蜡照香钿,一夜歌钟欲沸天。


花里乱飞金错落,月中争认绣连乾。


尊前莫话诗三百,醉后宁辞酒十千。

白云乖始愿,沧海有微波。


恋旧争趋府,临危欲负戈。


春归花殿暗,秋傍竹房多。

复拜东阳郡,遥驰北阙心。


行春五马急,向夜一猿深。


山过康郎近,星看婺女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