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飞仙不返周王子,重阜相连少室孙。


夜静笙声兼鹤下,回看惟有故山存。

前朝宫阙倚芒山,殿阁层层半岭间。


犹恐北来冈阜浅,太行东抱故孱颜。

天坛王屋北侵河,高比嵩丘一倍多。


小有清灵今尚在,俗缘深重奈成魔。

伊阙遥临凤阙前,龙门女几气苍然。


唐朝御路依稀在,犹想东巡尘暗天。

嵩少犹藏薄雾中,前山迤逦夕阳红。


高楼一闭三十日,遥忆岩头种药翁。

缥缈危谯面面山,朝来云作雨潺潺。


忽然风卷归何处,百里阴晴反掌间。

飞泉来无穷,发自嵩岭背。


奔驰两山间,偶与乱石会。


倾流势摧毁,泥土久崩溃。

神夫化黄熊,神母化白石。


婴儿剖还父,涕泣何暇恤。


尔来三千岁,往事谁复识。

浮埃古壁上,萧然四真人。


矫如云中鹤,犹若畏四邻。


坐令世俗士,自惭污浊身。

肃肃避暑宫,石殿秋日冷。


凛然中庭柏,气压千夫整。


风声答万壑,云色通诸岭。

飞桥走岩居,茅屋今已破。


何年避世僧,此地常独卧。


秋风高鸟入,夜月寒猿过。

登封事已遥,大碑摧风雨。


灵坛久销秃,古木中梁柱。


峰峦至此尽,苍石无寸土。

重重山前峰,上上终非顶。


行登众岭彻,始得山门迥。


高风惨多寒,落日侧先暝。

玉女云为衣,飘摇不须捣。


空传岩下石,夜杵知谁抱。


清泉供浣濯,素月铺缯缟。

岩窦有虚明,昽昽发晴晓。


真人无俦匹,窗下晨妆早。


门开秋雨入,室静长风扫。

苍壁上参天,微径随流水。


聱牙石齿乱,纷薄黄叶委。


牵攀不得上,颠仆几将止。

请君却领弥天具,不欲终收陷虎名。


莫道昏沉非战罪,何如不战屈人兵。

雨开石照正新磨,鸟度猿攀野客过。


忽见尘容应笑我,年来底事白须多。

行尽清溪到碧峰,阴崖翠壁画杉松。


故留石照邀行客,上彻青山最后重。

先生惠然肯见客,旋买鸡豚旋烹炙。


人间饮食未须嫌,归去蓬壶却无吃。

石门南出众山巅,沃壤清溪自一川。


老令旧谙田事乐,春耕正及雨晴天。


可怜鞭挞终无补,早向丛祠乞有年。

行年五十治丘民,初学催科愧庙神。


无限青山不容隐,却看黄卷自怜贫。


雨馀岭上云披絮,石浅溪头水蹙鳞。

数间茅屋久蹉跎,四见秋风入薜萝。


北棹偶然追雁羽,南公谁复伴渔蓑。


三年贾傅惊吾老,九岁刘郎愧尔多。

洛寺相从不出门,绕城空复记名园。


程文堆案晨兴早,竹簟连床夜雨喧。


归路逢僧暂容与,登山无力强扳援。

一锁楼中暗度秋,微官黾勉未能休。


笑谈容我聊纾放,文字凭君便去留。


杯酒淋漓已非敌,清诗窈眇更难酬。

声病消磨只古文,诸儒经术斗纷纭。


不知旧学都无用,犹把新书强欲分。


老病心情愁见敌,少年词气动干云。

界天山雪净黄埃,溪上扁舟夜泛来。


匝地东风劝椒酒,山头今日是春台。

末利吟馀又木犀,碧瑶叶底露金支。


从今日日须搜句,莫遣砚池生网丝。

南花宜夏不禁凉,犹绕珍丛觅旧香。


留得典刑传菊圃,别篘新酒待重阳。

红尘宝马碧湖船,一梦如今费十年。


却照清溪寻绿鬓,但馀衰雪两萧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