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手札八行诗一篇,无由相见但依然。


君匡圣主方行道,我事空王正坐禅。


支许徒思游白月,夔龙未放下青天。

晚登西宝刹,晴望东精舍。


反照转楼台,辉辉似图画。


冰浮水明灭,雪压松偃亚。

我年日已老,我身日已闲。


闲出都门望,但见水与山。


关塞碧岩岩,伊流清潺潺。

炎光昼方炽,暑气宵弥毒。


摇扇风甚微,褰裳汗霢霂。


起向月下行,来就潭中浴。

山榴花似结红巾,容艳新妍占断春。


色相故关行道地,香尘拟触坐禅人。


瞿昙弟子君知否,恐是天魔女化身。

阙塞龙门口,祇园鹫岭头。


曾随减劫坏,今遇胜缘修。


再莹新金刹,重装旧石楼。

石盆泉畔石楼头,十二年来昼夜游。


更过今年年七十,假如无病亦宜休。

经年不到龙门寺,今夜何人知我情。


还向畅师房里宿,新秋月色旧滩声。

爱风岩上攀松盖,恋月潭边坐石棱。


且共云泉结缘境,他生当作此山僧。

空山寂静老夫闲,伴鸟随云往复还。


家酝满瓶书满架,半移生计入香山。

野径行无伴,僧房宿有期。


涂山来去熟,唯是马蹄知。

寺门压石危欲崩,槎牙老松挂苍藤。


风传上方出定磬,雨暗古殿长明灯。


宿林野鹘惊复起,争栗山童呼不应。

篮舆送客过江村,小寺无人半掩门。


古佛负墙尘漠漠,孤灯照殿雨昏昏。


喜投禅榻聊寻梦,懒为啼猿更断魂。

夜梦集山寺,二三佳友生。


相顾惨不乐,若有千里行。


在门仆整驾,临道骓嘶鸣。

平日居山恨不深,暂来差足慰幽寻。


僧归共说道逢虎,院静惟闻风满林。


毫盏雪涛驱滞思,篆盘云缕洗尘襟。

路尽初逢寺,行行独叩扉。


民贫稀送供,僧老少完衣。


日正楼钟动,溪深药草肥。

已穷阿閤胜,更作咮轩游。


不尽山河大,无根日月浮。


吾身元是幻,何物彊名愁。

信步得佳寺,入门吹断香。


林深栗鼠健,屋老瓦松长。


吊古增凄怆,凭高寄慨慷。

地接龙宫涨浪赊,鹫峰岑绝倚云斜。


岩披宿雾三竿日,路引迷人四照花。


海国盗牙争起塔,河童施钵但惊沙。

日暖东山去,松门数里斜。


山林隐者趣,钟鼓梵王家。


地僻迟春节,风晴变物华。

峭壁引行径,截溪开石门。


泉飞溅虚槛,云起涨河轩。


隔水看来路,疏篱见定猿。

不过招提半载余,秋高重访素师居。

朅来桑下还三宿,便拟山中构一庐。

此地果容成小隐,百年那厌读奇书。

灵山名谁自,波涛截孤峰。


何年佛子住,四面凭危空。


折椽与裂瓦,委弃填西东。

招提凭高冈,四面断行旅。


胜地犹在险,浮梁袅相拄。


大江当我前,飐滟翠绡舞。

寒时暖处坐,热时凉处行。


众生不异佛,佛即是众生。

我行天即雨,我止雨还住。


雨岂为我行,邂逅与相遇。

口衔天宪手持钧,已是龙墀第一人。


回首三千大千界,此身犹是一微尘。

重经高处寺,一与白云亲。


树木有春意,江山如故人。


幽轩含气象,偏影落风尘。

高岚指天近,远溜出山迟。


万事不到处,白云无尽时。


异花啼鸟乐,灵草隐人知。

空半簇楼台,红尘安在哉。


山分江色破,潮带海声来。


烟景诸邻断,天光四望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