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清晨入谷到斜曛,遍历青霞蹑紫云。


阊阖远从双剑辟,银河真自九天分。


驱驰此日原非暇,梦想当年亦自勤。

僻性寻常惯受猜,看山又是百忙来。


北风留客非无意,南寺逢僧即未回。


白日高峰开雨雪,青天飞瀑泻云雷。

尽说庐山若个奇,当时图画亦堪疑。


九江风浪非前日,五老烟云岂定期?


眼惯不妨层壁险,足蜷须著短筇随。


香炉瀑布微如线,欲决天河泻上池。

东林日暮更登山,峰顶高僧有兰若。

云萝磴道石参差,水声深涧树高下。

远公学佛却援儒,渊明嗜酒不入社。

落日熔金万顷,晴岚洗剑双锋。
紫枢元是黑头公。
佳处因君愈重。

梦想羌庐一段奇,经行那得雨追随。


晴来见说山逾好,胜处如今我自知。


虚室真人珠咳唾,卐庵老子白须眉。

湘江竹深韶不传,后夔神禹飞上天。


泗滨之磬无人编,帝敕此宝沦深渊。


于乎不知几千年,奇形异质鬼所镌。

九叠峰前远法师,长安尘染坐禅衣。


十年依旧双瞳碧,万里今持一笑归。


鼠目向来吾自了,龟肠从与世相违。

东南苍翠何崔嵬,横流一望幽抱开。


影寒已令水底去,脚阔欲过湖心来。


深处不唯容鬼怪,暗中兼恐有风雷。

离魂断续楚江壖,叶坠初红十月天。


紫陌事多难数悉,青山长在好闲眠。


方趋上国期干禄,未得空堂学坐禅。

楚客自相送,沾裳春水边。


晚来风信好,并发上江船。


花映新林岸,云开瀑布泉。

密雨着地三四尺,斑驳云开日已西。


坐来指点经行处,问我何年别虎溪。


十分酒到一举尽,笑我强饮如登梯。

扁舟又过楚江东,庐阜霜晴翠扫空。


四海五湖皆逆旅,千岩万壑正秋风。


会观沙界无华处,何必茅斋是梦中。

千古芝田人不到,深林继日拾琼瑰。


从今为记晁夫子,曾到芝田百亩来。

欲买庐山,山前三亩,小桥横过松间。
变名吴市,谁认旧容颜。
最好栖贤峡外,应自此、都隔尘寰。

庐山小隐。
渐年来疏懒,浸浓归兴。
彩桥飞过,深溪地底,奔雷馀韵。

休说江南青未了,一庵一径可容身。


宦程正迫西风急,未是庐山伫足人。

南康南麓江州北,五百僧房缀蜜脾。


尽是庐山佳绝处,不知何处合题诗。

丹碧沉沉虎豹闲,松幢引度九重关。


人间未觉浑无路,天上还惊更有山。


瑶草红泉供挹酌,金风白露送跻攀。

骅驹西行四千里,直度经桥百寻水。


石上菖蒲未见花,蒙顶茶牙初似觜。


采时应忆故园春,故园开焙亦思人。

山高云在下,诸壑藏半空。


千重万重翠,正望落日中。


不知野僧归,石径寒易通。

欲游庐山去,将托楚舸梢。


暮行长河曲,月上黄金坳。


悠悠几千里,身世非系匏。

长风沙浪屋许大,罗刹石齿水下排。


历此二险过湓浦,始见瀑布悬苍崖。


系舟上岸入松径,三日踏穿新蜡鞋。

平生爱庐山,梦寝不可去。


江上饶贾船,偶来看已饫。


释子言南游,徘徊瞻瀑布。

潘侯话庐山,落落尤可伏。


初云江上来,远见云中瀑。


舍舟到云外,观瀑已岩麓。

夙怀高世趣,固足林壑情。


欲游名山遍,遂为庐岳行。


又访远公迹,东林气象清。

浔阳几千里,无不见炉峰。


苍翠入众目,岩壑少行踪。


高僧忽独往,杳杳怀远公。

平昔爱山水,兹闻庐岳游。


远期无逸兴,独往畏湍流。


举手谢云壑,栖心惭鸟鸥。

泉声㶁㶁树苍苍,云有高僧占一房。


粮绝罕曾起烟火,佛来不肯下禅床。


缁流谁可传宗旨,黄敕难招坐道场。

似与孙郎有宿期,共穿紫翠探幽奇。


水帘喷雪非常爽,火伞张空了不知。


蒙衲僧宁非惠远,结茅人莫是凝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