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印何累累绶若若,只堪人看公何乐。


忽然捩柂开布帆,慰满平生一丘壑。


遂初筑堂今几时,年年说归真得归。

诗人可笑信虚名,击节茶芽意不轻。


尔许中洲真后辈,与君顾渚敢连衡。


山中寄去无多子,天上归来太瘦生。

水沈国里御风归,栗玉肌肤不肯肥。


元是金华学仙子,新将柿叶染秋衣。


不应装束追时好,无乃清癯悔昨非。

南海神龟三千岁,兆协朋从生庆喜。


智能周物不周身,未免人钻七十二。


谁能用尔作小冠,岣嵝耳孙创其制。

露箬霜筠织短篷,飘然来往淡烟中。


偶经菱市寻溪友,却拣蘋汀下钓筒。


白菡萏香初过雨,红蜻蜓弱不禁风。

东风吹我入锦幄,海堂点注燕支薄。


不论宜雨更宜晴,莫愁倾国与倾城。


半浓半淡晚明灭,欲开未开最奇绝。

梁溪归自镜湖天,笔卷湖光入大篇。


倾出锦囊和雨湿,炯如柘弹走盘圆。


许分句法何曾付,自笑芜辞敢浪传。

晓雨捣珠屑,吹作空中尘。


拂水无落晕,映峦有遮痕。


承华两端尹,嘉招出城闉。

南山十日菊,秋酌有前诺。


东省三同舍,山行何用约。


也复相丁宁,彼此拨忙著。

昨雨败重九,谓并败此行。


云师出小谲,垂晓偷放晴。


初愁落君后,我反先出城。

鸾台长史老野僧,月前病鹤霜后蝇。
文书海里衮不了,黑花乱发双眼睛。


故人同舍尤太史,敲门未揖心先喜。

太空无壁不可幄,颠风莫动花肌薄。


一春才有一日晴,帝里游人争出城。


青天如水绿烟灭,晴与海棠成两绝。

投分讵云稀,会心谅亡几。


从君澹何奇,与我凛独至。


相逢情若忘,每别怀不已。

暑极无可增,夏馀亦复几。


幽人暍欲腊,日日望秋至。


秋至凉不随,夏去热未已。

雨催杖屦却须回,卷上疏帘眼顿开。


十里湖光平似镜,柳梢梢外一船来。

淮南使者郎官星,瑞光夜烛荆溪清。


平生庞公不入城,令我折却屐齿迎。


交游云散别如雨,同舍诸郎半为土。

平生玉树伴蒹葭,晚岁春兰隔菊花。


咫尺遂初堂下水,寄诗犹自怨人遐。

惠山孤绝未为孤,下有诗仙伴却渠。


占断惠山妨底事,无端更占洞庭湖。

惠山一别十年强,雪后精神老更苍。


白玉屏风三万丈,半天遮断太湖光。

金杯玉酒沈寒冰,青李来禽尚带生。


不是此间无暑气,湖风吹取过临平。

南漪亭上据胡床,不负西湖五月凉。


十里水风已无价,水风底里更荷香。

岸上湖中各自奇,山觞水酌两皆宜。


只言游舫浑如画,身在画中元不知。

今年山路少人来,酒肆萧然绮席埃。


政尔坐愁春寂寞,画船箫鼓忽如雷。

凭久栏干可一杯,湖山飞入水中来。


多情燕子能相劝,舞破东风去却回。

湖上春游只爱晴,何朝何夕不晴明。


绝怜疏雨微云里,点缀湖山分外清。

篮舆休上马休骑,湿却青鞋也不辞。


拣取雨丝疏处去,携筇且谒水仙祠。

天色䰒松未肯收,吾侪自乐不曾愁。


随宜旋旋商量著,晴即闲行雨即休。

孤山山后北山前,十里长堤隔两边。


一行垂杨绿无缝,石桥通处过春船。

总宜亭子小如拳,著得西湖不见痕。


湖上轩窗无不好,何须抵死拣名园。

鹄袍林里过芳辰,闻道春来不识春。


及至识春春已老,于中更老是诗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