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领青蓑,一柄长镵,也是闲牵累。
归去来何处,可言归,旧家山目。
前即是知,者稀谁堪就,问津路莫将黄叶。

两本新图宝墨香,樽前独唱《小秦王》。


为君翻作《归来引》,不学《阳关》空断肠。

不见何戡唱《渭城》,旧人空数米嘉荣。


龙眠独识殷勤处,画出阳关意外声。

寄傲疑今是,求荣感昨非。


聊欣樽有酒,不恨室无衣。


丘壑世情远,田园生事微。

役役倦人事,来归车载奔。


征夫问前路,稚子候衡门。


入息亦诗策,出游常酒樽。

归去复归去,帝乡安可期。


鸟还知已倦,云出欲何之。


入室还携幼,临流亦赋诗。

觞酒命童仆,言归无复留。


轻车寻绝壑,孤棹入清流。


乘化欲安命,息交还绝游。

富贵良非愿,乡关归去休。


携琴已寻壑,载酒复经丘。


翳翳景将入,涓涓泉欲流。

世事非吾事,驾言归路寻。


向时迷有命,今日悟无心。


庭内菊归酒,窗前风入琴。

云岫不知远,巾车行复前。


仆夫寻老木,童子引清泉。


矫首独傲世,委心还乐天。

与世不相入,膝琴聊自欢。


风光归笑傲,云物寄游观。


言话审无倦,心怀良独安。

涉世恨形役,告休成老夫。


良欣就归路,不复向迷途。


去去径犹菊,行行田欲芜。

命驾欲何向,欣欣春木荣。


世人无往复,乡老有将迎。


云内流泉远,风前飞鸟轻。

归去来兮,吾方南迁安得归。


卧江海之澒洞,吊鼓角之悽悲。


迹泥蟠而愈深,时电往而莫追。

余谪居惠州,子由在高安,各以一子自随,馀分寓许昌、宜兴,岭海隔绝。


诸子不闻余耗,忧愁无聊。


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:“子何忧之甚,惠州不在天上,行即到耳,当为子将书问之。

归去来兮,行乐休迟。


命由天、富贵何时。


百年光景,七十者稀。

初过元宵三五。
慵困春情绪。
灯月阑珊嬉游处。

一夜狂风雨。
花英坠、碎红无数。
垂杨漫结黄金缕。

归去来兮,田园将芜胡不归?既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怅而独悲?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
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
舟遥遥以轻飏,风飘飘而吹衣。

人间处处犹崔子,岂忍更令三径荒。


谁与老翁同避世,桃花源里捕鱼郎。

日日言归真得归,迎门儿女笑牵衣。

宅边犹有旧时柳,漫向世人言昨非。

侬家贫甚诉长饥。
幼稚满庭闱。
正坐瓶无储粟,漫求为吏东西。

归去来兮,平生怀归今得归。
有未归而不怿,岂当怿而更悲。


愧一陶之不若,庶二疏兮可追。

归去来兮,归自南荒,又安归?


鸿乘时而往来,曾奚喜而奚悲。


曩所恶之莫逃,今虽欢其足追!


蹈天运之自然,意造物而良非。


盖有口之必食,亦无形而莫衣。

归去来兮,吾无以归奚以归。
既身不足以任责,畏首尾而心悲。


慕往昔之经世,嗟吾力之莫追。

归去来兮任我真,事虽成往意能新。


何尝不遇如斯世,其那难逢似此人。


近暮特嗟时翳翳,向荣还喜木欣欣。

归去来兮,行世不偶予曷归。
其出无所为喜兮,舍去而何悲。


眄一世之无与兮,古之人逝莫追。

渊明诗成无色画,龙眠画出无声诗。


两公恐是前后身,二妙略殊今昔时。


我顷诵诗不知处,今乃按图俱得之。

生世各有时,出处非偶然。


渊明赋归来,佳处未易言。


后人多慕之,效颦惑蚩妍。

杨子渡扬子,椒山住焦山。


姓字巧曶合,古人邈难攀。


不谓遁世人,名山恰相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