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行遍天涯意未阑,将心到处遣人安。


山中老宿依然在,案上《楞严》已不看。


攲枕落花馀几片,闭门新竹自千竿。

踏遍江南南岸山,逢山未免更流连。


独携天上小团月,来试人间第二泉。


石路萦回九龙脊,水光翻动五湖天。

敲火发山泉,烹茶避林樾。


明窗倾紫盏,色味两奇绝。


吾生眠食耳,一饱万想灭。

薄云不遮山,疏雨不湿人。


萧萧松径滑,策策芒鞋新。



嘉我二三子,皎然无淄磷。

梦里五年过,觉来双鬓苍。


还将尘土足,一步漪澜堂。


俯窥松桂影,仰见鸿鹤翔。

鸳鸯湖边月如水,孤舟夜榜鸳鸯起。


平明系缆石桥亭,惭愧冒寒髯御史。


结交最晚情独厚,论心无数今有几。

兹山定空中,乳水满其腹。


遇隙则发见,臭味实一族。


浅深各有值,方圆随所蓄。

锡谷寒泉撱石俱,并得新诗虿尾书。


急呼烹鼎供茗事,晴江急雨看跳珠。


是功与世涤膻腴,令我屡空常晏如。

惠山分明龙样活,玉脊琼腰百千折。


锡泉泉上吐一珠,簸弄太湖波底月。


苍石为角松为须,须里黄金古佛庐。

二年常州不识山,惠山一见开心颜。


只嫌雨里不子细,仿佛隔帘青玉鬟。


天风忽吹白云坼,翡翠屏开倚南极。

平生玉树伴蒹葭,晚岁春兰隔菊花。


咫尺遂初堂下水,寄诗犹自怨人遐。

惠山孤绝未为孤,下有诗仙伴却渠。


占断惠山妨底事,无端更占洞庭湖。

惠山一别十年强,雪后精神老更苍。


白玉屏风三万丈,半天遮断太湖光。

雪馀官路已生尘,犹喜长河水稍深。


恨杀惠山寻不见,忽然追我到横林。

道是冰销快水程,不知青女解藏冰。


芦花多处竹阴底,砌作瑶堤不计层。

三日横山反覆看,殷勤送我惠山前。


常州更在横山外,只望横山已杳然。

天教老子不空回,船泊山根雨顿开。


归去江西人问我,也曾一到惠山来。

诗人也是可怜生,不及穿云渡水僧。


不是惠山看不见,只教遥见不教登。

准拟归时到未迟,归时不到悔来时。


惠山不识空归去,枉与常州作住持。

锡作诸峰玉一涓,曲生堪酿茗堪煎。


诗人浪语元无据,却道人间第二泉。

已到苏州未到常,惠山孤秀蔚苍苍。


一峰飞下如奔马,万木深围古道场。


锡骨中空都是乳,玉泉致远久偏香。

新笋因君寄,康庐入梦中。

丹元馀故宅,翠竹尚馀风。

日日来威凤,年年馔箨龙。

晚食宁论肉,知君薄世荣。


琼田何日种,玉本一时生。


白鹤今休误,青泥旧得名。

灵草生何许,风泉古涧傍。


褰裳勤采撷,枝箸嚏芳香。


冷入玄根閟,春归翠颖长。

西山采蕨人,蓬首尚倾国。


怀哉远莫致,引脰气已塞。


倾筐忽堕前,此意岂易得。

鸣凤朝阳尺五天,匆匆忽过白鸥边。


遥怜海内无双士,独酌人间第二泉。


决去君今身似叶,赠行谁有笔如椽。

舣舟一笑,正三吴好处,天将僧占。
百斛冰泉,醒醉眼、庭下寒光潋滟。
云湿阑干,树香楼阁,莺语青山崦。

松杉如立密当门,长在山中管送迎。


栖石草根留雪在,响阶檐溜滴春声。


簿书拨置君能到,碑刻摩挲眼倍明。

膏肓有前人,老意系丛樾。


差池纷鬓霜,味蜡火已绝。


一啜风漱液,幽思起复灭。

三子骨已朽,来者非一人。


箫声起孤凤,抑按皆清新。


松阴贮老月,藓晕涵苍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