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携儿过岭今七年,晚途更着黎衣冠。


白头穿林要藤帽,赤脚渡水须花缦。


不愁故人惊绝倒,但使俚俗相恬安。

我昔少年日,种松满东冈。


初移一寸根,琐细如插秧。


二年黄茅下,一一攒麦芒。

一士千金未易偿,我从陈、赵两欧阳。


举鞭拍手笑山简,只有并州一葛强。

道士令严难继和,僧伽帽小却空回。


隔篱不唤邻翁饮,抱瓮须防吏部来。

妙供来香积,珍烹具太官。


拣芽分雀舌,赐茗出龙团。


晓日云庵暖,春风浴殿寒。

终须跨个玉麒麟,方丈蓬莱走一巡。


敢献些儿长寿物,蟠桃核里有双仁。

松风溜溜作春寒,伴我饥肠响夜阑。


牛粪火中烧芋子,山人更吃懒残残。

嵇绍似康为有子,郗超叛鉴是无孙。


如今更恨贾梁道,不杀公闾杀子元。

粉红石首仍无骨,雪白河㹠不药人。


寄语天公与河伯,何妨乞与水精鳞。

白衣送酒舞渊明,急扫风轩洗破觥。


岂意青州六从事,化为乌有一先生。


空烦左手持新蟹,漫绕东篱嗅落英。

天骥虽老,举鞭脱逸。


交驰蚁封,步中衡石。


旁睨驽骀,丰肉灭节。

昔与徐使君,共赏钱塘春。


爱此小天竺,时来中圣人。


松如迁客老,酒似使君醇。

四州环一岛,百洞蟠其中。


我行西北隅,如度月半弓。


登高望中原,但见积水空。

灵隐前,天竺后,两涧春淙一灵鹫。


不知水从何处来,跳波赴壑如奔雷。



无情有意两莫测,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。

我生亦何须,一饱万想灭。


胡为设方丈,养此肤寸舌。


尔来又衰病,过午食辄噎。

江湖渺故国,风雨倾旧庐。


东来三十年,愧此一束书。


尺椽亦何有,而我常客居。

书窗拾轻煤,佛帐扫馀馥。


辛勤破千夜,收此一寸玉。


痴人畏老死,腐朽同草木。

我昔在东武,吏方谨新书。


斋空不知春,客至先愁予。


采杞聊自诳,食菊不敢馀。

东池浮萍半黏块,裂碧跳青出鱼背。


西池秋水尚涵空,舞阔摇深吹荇带。


吾僚有意为迁居,老守纵馋那忍脍。

孟公好饮宁论斗,醉后关门防客走。


不妨闲过左阿君,百谪终为贤太守。


老居闾里自浮沉,笑问伯松何苦心。

先生堂上霜月苦,弟子读书喧两庑。


推门入室书纵横,蜡纸灯笼晃云母。


先生骨清少眠卧,长夜默坐数更鼓。

八月十五夜,月色随处好。


不择茅檐与市楼,况我官居似蓬岛。



凤咮堂前野橘香,剑潭桥畔秋荷老。

壮岁旌旗拥万夫,锦襜突骑渡江初。
燕兵夜娖银胡䩮,汉箭朝飞金仆姑。

追往事,叹今吾,春风不染白髭须。

晚岁躬耕不怨贫,只鸡斗酒聚比邻。


都无晋宋之间事,自是羲皇以上人。



千载后,百篇存,更无一字不清真。

散发披襟处,浮瓜沉李杯。


涓涓流水细侵阶。


凿个池儿,唤个月儿来。

记得瓢泉快活时,长年耽酒更吟诗。


蓦地捉将来断送,老头皮。



绕屋人扶行不得,闲窗学得鹧鸪啼。

晨来问疾,有鹤止庭隅。


吾语汝:「只三事,太愁余:病难扶,手种青松树,碍梅坞,妨花逕,才数尺,如人立,却须锄。


秋水堂前,曲沼明于镜,可烛眉须。

鼓子花开春烂熳,荒园无限思量。


今朝拄杖过西乡。


急呼桃叶渡,为看牡丹忙。

掩鼻人间臭腐场,古来惟有酒偏香。


自从来往云烟畔,直到而今歌舞忙。



呼老伴,共秋光。

花向今朝粉面匀,柳因何事翠眉颦?东风吹雨细于尘。

自笑好山如好色,只今怀树更怀人。
闲愁闲恨一番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