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花时腊酒照人光,归路春风洒面凉。

刘氏宅边霜竹老,戴公山下野桃香。

岩头匹练兼天净,泉底真珠溅客忙。

行歌白云岭,坐咏修竹林。


风轻花自落,日薄山半阴。


涧草谁复识,闻香杳难寻。

郊原雨初霁,春物有馀妍。


古寺满修竹,深林闻杜鹃。


睡馀柳花堕,目眩山樱然。

韩众骑白鹿,西往华山中。


玉女千馀人,相随在云空。


见我传秘诀,精诚与天通。

诸公共赋反招隐,细字斜行肯见传。


语到淮南小山作,人如江左永和年。


一窗萝月禁春瘦,万壑松风撼昼眠。

隐士遗尘在,高僧精舍开。


地形临渚断,江势触山回。


楚野花多思,南禽声例哀。

山馆人已空,青萝换风雨。


自从永明世,月向龙宫吐。


凿井长幽泉,白云今如古。

吾闻李元中,学为古人青出蓝。
眉目之闲如太华,一段翠气连终南。


我欲从之路阻长,朱颜日夜惊波往。

荣丑穷通祇偶然,未妨闲共耸吟肩。


君能触处真齐物,我亦平生不怨天。

先生留落岁时多,气涌如山不易磨。


却学幽人陶靖节,正缘三径起弦歌。

共寻招隐寺,初识戴颙家。


还依旧泉壑,应改昔云霞。


绿竹寒天笋,红蕉腊月花。

隐居吾未暇,何暇劝夫人。


试饮此亭酒,自惭缨上尘。


林深开翠帟,岸断峻严闉。

驾言寻飞遁。
山路郁盘桓。


芳兰振蕙叶。

明发心不夷,振衣聊踯躅。


踯躅欲安之,幽人在浚谷。


朝采南涧藻,夕息西山足。

浮景无根株,逝川不可留。


昨日瑶草春,今朝蓬梗秋。


鼎食岂不美,鸩毒潜戈矛。

豫章长千仞,挺生崇崖阴。


布叶连青云,交柯蔽层岑。


结根岂不固,斤斧将见寻。

有客款我庐,身披紫云袍。


鸣驺列前后,从者皆俊髦。


坐我蓬筚下,向我谈伊皋。

流水千百折,白云三四峰。


上有喷壑泉,下有凌霜松。


中有一老人,坐啸岩间风。

秦皇火六籍,黄绮之商山。

汉帝握乾符,羊裘竟不还。

古来遁世士,冥心丘壑间。

【其一】


杖策招隐士,荒涂横古今。


岩穴无结构,丘中有鸣琴。


白云停阴冈,丹葩曜阳林。

昨日临川谢病还,求田问舍独相关。


宋时有井如今在,却种胡麻不买山。

鬼谷西来一丈清,三山箕拱慰高情。


时平尚欲依王表,南斗逍遥毕此生。

日哦招隐诗,日诵归田赋。


未尝见芸人,勇抛冠冕去。


今闻缑山阴,身退效疏傅。

千年戴颙宅,佛庙此崇修。


古井人名在,清泉鹿迹幽。


竹光寒闭院,山影夜藏楼。

支离鲜兄弟,形影如手足。


但遂饮冰节,甘辞代耕禄。


斑衣在林巷,始觉无羁束。

立意忘机机已生,可能朝市污高情。


时人未会严陵志,不钓鲈鱼只钓名。

喜友称高儒,旷怀美无度。


近为东田诱,遂耽西山趣。


庭有介隐心,得无云泉误。

风栗栗兮云黄,梅事动兮贞芳。
纷白月兮广野,屑宝璐兮平冈。


云可怡兮日可献,野可撷兮水可湘。

灏气泛兮虚寥,商籁发兮萧骚。
策逍遥兮玉囿,驾言陟兮弁之椒。


石林林兮献状,浮空倒影兮清苕。

草木舞兮山深,蜩蚻弄兮淙铿。
息琼阜兮嘉荫,漱玉涧兮甘清。


泛夫容兮十顷,搴朱实兮千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