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昨日方无雨,今朝又不晴。


满山皆屐齿,随处有泉声。


颇怪阴霖差,应催老病成。

海上三山冠彩霞,六时高会雨天花。


步虚声里随风下,吹落寻常百姓家。

才看花满枝,又见花零落。


春光不自留,莫怪东风恶。

东风吹雨小寒生,杨柳飞花乱晚晴。


客子从今无可恨,守正园里有莺声。

万里乡山路不通,年年佳节百忧中。


催成客睡须春酒,老却梅花是晓风。

昨日梅花犹可攀,今朝残萼便斓班。


群仙已御东风去,总脱绛袂留林间。

今日清明节,园林胜事偏。


晴风吹柳絮,新火起厨烟。


杜草开三径,文章忆二贤。

君与田苏即旧游,我于交分亦绸缪。


二年隔绝黄泉下,尽日悲凉曲水头。


鸥鸟似能齐物理,杏花疑欲伴人愁。

帆转清淮极鸟飞,落帆应换老莱衣。


河亭未醉先惆怅,明日还从此路归。

大江汹西来,故国今几年。


我衰倦登临,坐愧双行缠。


忽惊山阴集,邂逅来群贤。

卷地惊风吹雨去,却看香雾轻浮。
遥知清影遍南州。
万峰横玉立,谁为此山留。

一醉三年那易得,应须大白同浮。
已知绝景是吾州。
姮娥仍有意,更肯为人留。

言经朱雀桁,复度白鸡年。


谢公不可见,废垒蔓草缠。


三日瞰坰牧,所怀多昔贤。

已过清明,社燕初来,风信几番吹透。
红了杏花,白了梨花,绿遍池塘杨柳。
恰恰娇莺,听帘外、新簧圆溜。

常伴镜奁边。
常随碡瑁筵。
费仙人、种玉生烟。

欲往城西寺,还须待杏花。


羸躯仍怯冷,好景不容赊。


柳眼蘸春水,渡头明晚霞。

萧寺垂杨岸,明湖第几湾。


去来今日事,二十五年间。


碧瓦凄春殿,玉峰看远山。

晚霁龙门雨,春生汝穴风。


鸟啼官路静,花发毁垣空。


鸣玉惭时辈,垂丝学老翁。

挑菜逢今日,藏云访近山。


路纡知昼永,心远觉身闲。


未信尘埃隔,犹疑梦寐间。

才冬即欲雪,酝酿非不久。


旅馆黄昏风,半夜忽如昼。


天公时谑戏,不在我先后。

密雨着地三四尺,斑驳云开日已西。


坐来指点经行处,问我何年别虎溪。


十分酒到一举尽,笑我强饮如登梯。

忆寻春色过何郎,西寺传来墨有香。


安得蒹葭真倚玉,再邀花影上回廊。

老禅期客煮园蔬,少憩西邻日转初。


万白千红好时节,断魂空付两龙驹。

郡内开新火,高斋雨气清。


惜花邀客赏,劝酒促歌声。


共醉移芳席,留欢闭暮城。

钟鼓喧离日,车徒促夜装。


晓厨新变火,轻柳暗翻霜。


传镜看华发,持杯话故乡。

愁病春来次第加,清明寂寞类僧家。


留人野饭新挑菜,乞火邻墙旋煮茶。


晴日檐楹杨柳色,微风帘幕海棠花。

往日送子春风前,春风酣酣杏正妍。


今来送归秋风后,秋风摵摵沙满川。


马鬣斜倾毛瑟缩,驭吏噤吟足后先。

昨日汴水头,共饯东去人。


暴风吹黄沙,对面不相亲。


归来乘大马,误掷小方巾。

明朝子当去,我若云失龙。


龙归云未归,索莫将安从。


半夜出户望,参毕已正中。

忽梦嵩峰下,同游失姓名。


山腰荒辇道,岩窦落泉声。


黑石文难辨,苍苔迹易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