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玉几当中宝作床,无端絮惹御袍香。


群公唱第鱼龙化,列侍金阶若堵墙。

谁人重咏大刀头,只顾长明不愿流。


纵使西倾必东出,宁同寒水泻宫沟。

明月已生城上头,小星光灭大星流。


来朝放榜出宫去,何处残花转入沟。

紫微垣里月光飞,玉佩腰间正陆离。


天上去来知几日,蟠桃结子是归时。

汉相家人尚苦疑,不言温室树何枝。


君今坦坦无猜忌,夸说皇居尽入诗。

叶底风吹紫锦囊,宫炉应近更添香。


试看沉色浓如泼,不愧逢君翰墨场。

闻说偷观近玉栏,肠如车毂走千盘。


无人忆著洛阳日,走马魏王堤上看。

秋堂雨更静,佳菊粲粲芳。


置酒延群公,掇英浮新黄。


心犹慕渊明,归来醉柴桑。

来寻淮上寺,老桧莫知年。


劫火已镕像,樛枝宁改烟。


根拿怪石入,节驳苍苔坚。

君子亦保物,保故不保新。


筇生蜀部石,貂走阴山尘。


善扶巇崄路,能暖瘦羸身。

去冬辱嘉招,寒风方赑屃。


今秋侍高宴,晴日正澄丽。


虽无花花繁,且有丘樊思。

溪边有村落,未始识纷华。


去县只数里,居民逾百家。


山腰荒径转,谷口翠微遮。

端居太常署,寒日淡孤清。


取酒呼诸友,谈笑方纵横。


韩君士林秀,四海依高名。

满船歌吹拂春湾,天外晴霞水底斑。


谁信飞觞临绮席,独能回首望青山。


东门车马匆匆别,西洛风烟寂寂闲。

壮齿相知约岁寒,索居今日鬓俱斑。


拂衣已解虞卿印,筑室何须谢傅山。


许下田园虽有素,洛中花卉足供闲。

八水三川路渺茫,翠微深处白云乡。


目■懒拭如松液,领发频抓似栗房。


林壑不嫌无用物,形骸难入少年场。

洛川秦野郁相望,风物山河旧帝乡。


涧底逢人问樵径,松间系马宿僧房。


恨无同好携三雅,共讲前闻醉百场。

念昔琼林赐宴归,彩衣绿绶正相宜。


将雏虽复慰心喜,负米翻成触目悲。


殿角花犹红胜火,樽前发自白如丝。

案前官烛堕花频,满目高文妙入神。


勇气先登势无敌,巧心后发语尤新。


好贤何啻三薰贵,求宝方知百汰真。

秋潦收四野,晴云无一斑。


忽惊龙门缺,远见鸣皋山。


凉飙入毛发,颢气清心颜。

昨朝景气如暑天,僮仆流汗衣裘单。


安知向晚暴风作,一变阳春成大寒。


此时结友寻名山,伶俜徒步水石间。

天衢名利场,尘泥继朝昏。


况兹辞荣久,厌苦车马喧。


慨然忽高举,翩若黄鹄翻。

草木正蕃庑,孰知天地秋。


况兹宿雨馀,景气益和柔。


消摇愧簪绂,梦想怀林丘。

西郊广路浮壤黄,上天雨泣寒云苍。


鸾旗闟戟纷晻霭,扈从威神归帝乡。


田家老父眉睫白,杖藜匍匐泣路傍。

闰馀春意早,卉木先有思。


嘤嘤群鸟翔,东西各求类。


伊予忝諌垣,动息抱忧悸。

秀发西南美,挺生河岳灵。


雕龙蔚文采,老鹤莹仪形。


落笔高时隽,飞緌侍帝庭。

延阁屹中天,积书云汉连。


神宗重其选,国士此为偏。


夫子岷嶓秀,声名俊造先。

想对白衣初满倾,执杯未饮已诗成。


怀贤孤坐悄无语,不是朝来困宿酲。

从来好与天争力,困竭方惭已力微。


见事晚于蘧伯玉,今知五十九年非。

心地长闲为己物,年华不住是天时。


当时海上乘槎客,维楫都无任所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