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莫赋《幽愤》,一语试相开:长安车马道上,平地起崔嵬。


我愧渊明久矣,犹借此翁湔洗,素壁写《归来》。


斜日透虚隙,一线万飞埃。

旋制离歌唱未成,《阳关》先画出,柳边亭。


中年怀抱管弦声。


难忘处,风月此时情。

吾子有嘉德,譬如含薰兰。


清风不来过,岁晚蒿艾间。


古来百夫雄,白首在涧盘。

浑浑旧水无新意,漫漫黄尘涴白鸥。


安得江湖忽当眼,卧听禽语信船流。

前日幽人佐吏曹,我行堤草认青袍。


心随汝水春波动,兴与并门夜月高。


世上岂无千里马,人中难得九方皋。

客从济南来,遗我故人书。


墨淡字疏行,故人情有馀。


上言犹健否,次问意何如。

穷阎蒿蔓膻,富屋酒肉臭。


酒肉令人肥,蒿蔓令人瘦。


欲从钟鼎食,复恐忧患构。

携手力不足,七年坐乖离。


愁思不能眠,起视夜何其。


残月挂破镜,寒星满天垂。

摧藏褫冠冕,寂寞归丘园。


一瓢俱好学,伯仲吹篪埙。


正以此易彼,高车择朱门。

俗士得失重,舍龟观朵颐。


六经成市道,驵侩以为师。


吾学淡如水,载行欲安之。

流水鸣无意,白云出无心。


水得平淡处,渺渺不厌深。


云行不能雨,还归碧山岑。

往日三语掾,解道将无同。


我观李校书,超迈有古风。


谈道屡入微,闭门长蒿蓬。

畏人重禄难堪忍,阅世浮云易变迁。


徐步当车饥当肉,锄头为枕草为毡。


原无马上封侯骨,安用人间使鬼钱。

丁未同升乡里贤,别离寒暑未推迁。


萧条羁旅深穷巷,蚤晚声名上细毡。


碧嶂清江原有宅,白鱼黄雀不论钱。

看除日月坐中铨,一岁应无官九迁。


葱韭盈盘市门食,诗书满枕客床毡。


留连节物孤朋酒,恼乱邻翁谒子钱。

高台走上青天半,手弄银盘濯银汉。


唤起谪仙同醉吟,一面问月一面斟。


初头混沌鹘仑样,阿谁凿开一为两。

买山艺花竹,长恐落人后。


不见竹林人,山王非俎豆。


市门能几许,掉臂日奔凑。

曲江与临武,彼此昔相望。


一岭大如砺,谁云隔寻丈。


离合非人力,此事要天相。

谪仙几代孙,今日临贺丞。


风月三千首,吾子岂未能。


长把修月斧,细雕玉壶冰。

老拙谁肯伴,束书自相随。


此外无长物,犹有一鸱夷。


小醉即孤咏,自遣不要奇。

我本南溪老,手弄溪中云。


诵诗爱招隐,读骚续湘君。


忽捧公府檄,遂远先人坟。

王家唤竹作此君,周家唤莲作君子。


泥中怀玉避俗尘,水上开花超大地。


红裳翠盖在眼中,欲往从之隔秋水。

南丰每见每津津,茧纸松煤幻好春。


幸与李侯成二妙,更添杨子作三人。

谪仙下笔不曾休,句似金盘柘弹流。


我欲将渠卜邻著,对披蓑笠刺渔舟。

守臣闵雨几曾欣,两月天高叫不闻。


黄纸带将今雨至,分明端为圣明君。

苏湖元以水为乡,春早偏欺润与常。


一雨忽来三昼夜,两公卷入八诗章。

梦中檐溜作滩声,幼竹新荷总解鸣。


晓色满城浑是喜,更无一寸旱时情。

雨早些时打麦残,雨迟许日即秧乾。


阿谁会得天公意,只道今年乞雨难。

尘涨街头不识泥,朝来也解滑霜蹄。


两公玉句惊风雨,把玩都忘日脚西。

雷起嘉山半点苍,乖龙无地著身藏。


莫嫌白雨来差晚,但遣黄云作大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