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琼跗玉叶两依依,摇落空山物色微。


青女不知幽独意,忍寒犹自妒芳菲。

蕊宫仙子愧云鬟,姑射神人薄鍊颜。


借问高标谁得似,白头苏武在天山。

稀疏寒玉小楼东,骨冷魂清五夜风。


惟有翠禽怜寂寞,一双相倚月明中。

紫府仙人萼绿华,暂抛琼苑到天涯。


断魂应化为蝴蝶,夜夜归来阿母家。

群山积雪惨晴曦,石裂玄冰万木披。

不是孤芳贞不挠,阳和争得上枯枝。

风林凋尽碧琅玕,的皪梅花好自看。


霜白月明残雪夜,一枝危拂斗杓寒。

吴王醉处十馀里,照野拂衣今正繁。


经雨不随山鸟散,倚风疑共路人言。


愁怜粉艳飘歌席,静爱寒香扑酒樽。

长途酒醒腊春寒,嫩蕊香英扑马鞍。


不上寿阳公主面,怜君开得却无端。

林下见清真,草衣如野人。

十月霜风寒,山木俱摧折。


独此冰玉姿,照影清溪月。

平生爱梅颇成癖,踏雪行穿一双屐。


六花散漫飞满空,千里万里同一色。


冲寒不畏朔风吹,乘兴来此江之湄。

九里溪头晚雨晴,松风瑟瑟水泠泠。


绝无过客问奇字,只有闲云到野亭。


每笑盛名传坎壈,岂陈虚语说零丁?


老年恰喜精神爽,合得仙人相鹤经。

朔风撼破处士庐,冻云隔月天模糊。
无名草木混色界,广平心事今何如。


梅花荒凉似无主,好春不到江南土。

不同杨柳争妍,冷笑托根泉石。

潇洒托身溪谷,清高不染红尘。


数点幽花的砾,包藏万斛阳春。

肯同凡卉争妍?


自与高人索笑。


他年鼎鼐调和,不改山林节操。

昔年曾踏西湖路,巢居阁上春无数。


雪晴月白最精神,玛瑙坡前第三树。


虬枝屈铁交碧苔,疏花暖迸珍珠胎。

朔风吹寒脱繁木,石溜潺潺出空谷。


荒村野店少人行,独有寒梅照寒渌。


玉质灿灿无纤埃,春风不来花自开。

水殿风凉,赐环归、正是梦熊华旦。
叠雪罗轻,称云章题扇。
西清侍宴。

竹篱风,山店月。
更着些儿雪。
一枝轻云韵,不受半分尘垢涅。

澹粉轻匀。
微红浅带颦。
叶较茶枝更绿,花却似、与梅浑。

孤山旧址,埔老种梅三百六十,已废;继种者,今又寥寥尽矣。
孙中贵公补植原数,春初玉树参差,冰花错落,琼台倚望,恍坐玄圃罗浮。

丹换骨,酒凝脂。
向暖南枝似杏枝。
澹丰姿。

移来蜡国小黄香。
似梅妆。
胜梅妆。

山头野梅白玉花,月明弄影纷横斜。


青天无云万峰立,下有十亩幽人家。


年年春归不暇省,但扫雪径寻寒葩。

不与群芳争绝艳,化工自许寒梅。
一枝临晚照歌台。
眼明浑未见,弦管莫惊催。

故人千里寄书来。
快些开。
慢些开。

来时点滴才仿佛,今日烂漫将飞扬。


春事不知尚多少,客怀空自成悲伤。


新名侯喜足诗思,旧病维摩难药方。

京洛三十年作客,每见梅花欲忘食。


时时魂梦到江南,足迹尘埃来不得。


嗅香嚼蕊不忍舍,为怜绝韵真颜色。

送腊迎春亦是常,独高梅蕊报年芳。


风来仿佛逢荀令,月下分明见寿阳。


开遍漫夸千种韵,天然别是一般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