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谡谡松下风,霭霭陇上云。


聊将窃比我,不堪持寄君。



半生寓轩冕,一笑当琴樽。

弹冠恨不早,挂冠常苦迟。


盛服每假寐,角阙时伏思。


东门未祖道,西山空拄颐。

月次于房历三星,斗牛不神箕独灵。


簸摇桑榆尽西靡,影落苏子砚与屏。


天工与我两厌事,孰居无事为此形。

还朝如梦中,双阙眩金碧。


复穿鹓鹭行,强寄麋鹿迹。


劳生苦昼短,展转不能夕。

新苗未没鹤,老叶方翳蝉。


绿渠浸麻水,白板烧松烟。


笑窥有红颊,醉卧皆华颠。

宿缘在江海,世网如予何。


西来庾公尘,已濯长淮波。



十年淮海人,初见一麦禾。

使君不用山鞠穷,饥民自逃泥水中。


欲将百渎起凶岁,免使甔石愁扬雄。


西湖虽小亦西子,萦流作态清而丰。

少年独识晁新城,闭门却扫卷旆旌。


胸中自有谈天口,坐却秦军发墨守。



有子不为谋置锥,虹霓吞吐忘寒饥。

问子一室间,宁有千里廓。


尘心洗长松,远意发孤鹤。



生朝得此寿,死籍疑可落。

斯人何似似春雨,歌舞农夫怨行路。


君看永叔与元之,坎轲一生遭口语。


两翁当年鬓未丝,玉堂挥翰手如飞。

扫白非黄精,轻身岂胡麻。


怪君仁而寿,未觉生有涯。


曾经丹化米,亲授枣如瓜。

明经宣城宰,家此百尺澜。


郑公不量力,敢以非意干。


玄黄杂两战,绛青表双蟠。

岁华来无穷,老眼久已静。


春风如系马,未动意先骋。


西湖忽破碎,鸟落鱼动镜。

张公晚为龙,抑自龙中来。


伊昔风云会,咄嗟潭洞开。


精诚苟可贯,宾主真相陪。

商也哀未忘,岁月忽已秋。


祥琴虽未调,馀悲不敢留。


矧此乃韵语,未入金石流。

能诗李长吉,识字扬子云。


端能望此府,坐啸获两君。


逝将江湖去,浮我五石樽。

幽香结浅紫,来自孤云岑。


骨香不自知,色浅意殊深。


移栽青莲宇,遂冠薝卜林。

荆溪父老愁三害,下斩长蛟本无赖。


平生倔强韩退之,文字犹为鳄鱼戒。


石门之役万金耳,首鼠不为吾已隘。

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,涛头未顺千弩射。


至今凤皇山下路,长借一箭开两翼。



我凿西湖还旧观,一眼已尽西南碧。

夜半幽梦觉,稍闻竹苇声。


起续冻折弦,为鼓一再行。


曲终天自明,玉楼已峥嵘。

华灯閟艰岁,冷月挂空府。


三吴重时节,九陌自歌舞。


云从月几望,遂至一百五。

先生鲁诸儒,饮食清不溽。


空肠出秀句,吟嚼五味足。



华堂闹丝管,眸子涨春渌。

昏昏堕醉梦,奈此六月溽。


君诗如清风,吹我朝睡足。


登临得佳句,江白照湖渌。

东坡先生未归时,自种来禽与青李。


五年不踏江头路,梦逐东风泛蘋芷。



江梅、山杏为谁容,独笑依依临野水。

昨夜试微凉,汗衾初退红。


我愿偕秋风,随身入房栊。


君王不好事,只作好惊鸿。

进馔客争起,小儿那可涯。


莫欺东方星,三五自横斜。


名驹已汗血,老蚌空泥沙。

百年一俯仰,寒暑相主客。


稍增裘褐气,已觉团扇厄。


不烦计荣辱,此丧彼有获。

少年鞍马勤远行,卧闻龁草风雨声,见此忽思短策横。


十年髀肉磨欲透,那更陪君作诗瘦,不如芋魁归饭豆。


门前欲嘶御史骢,诏恩三日休老翁,羡君怀中双橘红。

三馆曝书防蠹毁,得见《来禽》与《青李》。


秋蛇春蚓久相杂,野鹜家鸡定谁美。



玉函金籥天上来,紫衣敕使亲临启。

潭潭古屋云幕垂,省中文书如乱丝。


忽见伯时画天马,朔风胡沙生落锥。



天马西来从西极,势与落日争分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