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绿野芳城路,残春柳絮飞。


风鸣骕骦马,日照老莱衣。


洛苑鱼书至,江村雁户归。

洛阳访才子,江岭作流人。


闻说梅花早,何如北地春。

水国无边际,舟行共使风。


羡君从此去,朝夕见乡中。


予亦离家久,南归恨不同。

卜洛成周地,浮杯上巳筵。


斗鸡寒食下,走马射堂前。


垂柳金堤合,平沙翠幕连。

尘土日易没,驱驰力无馀。


青云不我与,白首方选书。


宦途事非远,拙者取自疏。

洛水留人一向乾,雪泥溢路十分寒。


送行我岂无樽酒,多难君知久鲜欢。


回首只应怜老病,凌风争看试轻翰。

君家相国旧元勋,凛凛中丞继后尘。


谈笑二年同幕府,风流一倍愈它人。


南都去后少佳客,西洛归来多老臣。

乐天号达道,晚境犹作恶。


陶写赖歌酒,意象颇沉著。


谓言老将至,不饮何时乐。

忆昔午桥桥上饮,坐中多是豪英。
长沟流月去无声。
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

晴峰三十六,侍立上春台。


同宿别离恨,共看星月回。


野莺临苑语,河棹历江来。

楚水西来天际流,感时伤别思悠悠。


一尊酒尽青山莫,万里书回碧树秋。


日落远波惊宿雁,风吹轻浪起眠鸥。

战马昔纷纷,风惊嵩少尘。


全家南渡远,旧友北来频。


罢酒松筠晚,赋诗杨柳春。

故国无归处,官闲忆远游。


吴僧秣陵寺,楚客洞庭舟。


久病先知雨,长贫早觉秋。

寒溪随山回,修竹隐深寺。


颇逢老僧谈,能忆先到事。


白栝圣君怜,绯花土人莳。

腮肥节脑瘦,蕲水长笛材。


洛阳袁氏坞,此竹旧移来。


雪霰饱已久,窍星谁为开。

庭中两大树,池上千竿竹。


竹有红泪班,树无众鸟宿。


昔日白傅归,爱吟裴令续。

山腰古石楼,杳蔼石梯上。


低窥岩际树,对见龛中像。


檐中嵩云飞,槛逼伊湍响。

上阳宫树影,不随寒波流。


天津桥下石,激响无时休。


至清自照物,遇险岂能柔。

山断泻伊流,滩声朝暮急。


东渡马将登,西堤人已立。


日看东西舟,争途如不及。

牡丹开尽桃花红,班笋迸林犀角丰。


两株远寄川上鸿,韩郎辍口赠楚翁。


便令剥锦煮荆玉,甘脆不道箪瓢空。

去年三月来吴中,欲拟看花无与从。


今年二月花偏早,发作无节雨与风。


前时晴明要寻赏,谓夸洛阳多不容。

彼有上人者,妙谈心所降。


达空知不二,观行本无双。


久阻飘花席,因思响雪窗。

禅衣本坏色,不化洛阳尘。


独有烟霞染,况将山水亲。


西风入关戍,宿雨过城闉。

西洛逢寒食,依依似昔年。


千门方禁火,九野自生烟。


飘泊梨花雨,追随杏叶鞯。

最是城中闲静处,更回门向寺前开。


云山且喜重重见,亲故应须得得来。


借倩学生排药合,留连处士乞松栽。

三十馀年西复东,劳生薄宦等飞蓬。


所存旧业惟清白,不负明君有朴忠。


早避喧烦真得策,未逢危辱好收功。

西都自古繁华地,冠盖优游萃五方。


比户清风人种竹,满川浓绿土宜桑。


凿龙山断开天阙,导洛波回载羽觞。

不利不名空去国,雁飞叶落未归来。


秋风肯待主人至,篱下黄花随意开。

燕巢空后谁相伴,鸳被缝来不忍薰。


薄命敢辞长滴泪,倡家未必肯留君。

不用频嗟世路难,浮生各自系悲欢。


风霜一夜添羁思,罗绮谁家待早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