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岭松岁古欲无根,水石秋深未有痕。
无限好山将不去,又依帆影过前村。

吾闻橘中之乐,不减商山。


岂霜余之不食,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间?


悟此世之泡幻,藏千里于一斑。


举枣叶之有馀,纳芥子其何艰。

二年洞庭秋,香雾长噀手。


今年洞庭春,玉色疑非酒。


贤王文字饮,醉笔蛟龙走。

【其一】


洞庭西望楚江分,水尽南天不见云。


日落长沙秋色远,不知何处吊湘君。


【其二】


南湖秋水夜无烟,耐可乘流直上天?


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。

帝子潇湘去不还,空馀秋草洞庭间。


淡扫明湖开玉镜,丹青画出是君山。

洛阳才子谪湘川,元礼同舟月下仙。


记得长安还欲笑,不知何处是西天。

南湖秋水夜无烟,耐可乘流直上天。


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。

洞庭西望楚江分,水尽南天不见云。


日落长沙秋色远,不知何处吊湘君。

洞庭湖西秋月辉,潇湘江北早鸿飞。


醉客满船歌白苎,不知霜露入秋衣。

君至石头驿,寄书黄鹤楼。


开缄识远意,速此南行舟。


风水无定准,湍波或滞留。

九日天气清,登高无秋云。


造化辟川岳,了然楚汉分。


长风鼓横波,合沓蹙龙文。

【其一】


今日竹林宴,我家贤侍郎。


三杯容小阮,醉后发清狂。


【其二】


船上齐桡乐,湖心泛月归。

修蛇横洞庭,吞象临江岛。


积骨成巴陵,遗言闻楚老。


水穷三苗国,地窄三湘道。

清晨登巴陵,周览无不极。


明湖映天光,彻底见秋色。


秋色何苍然,际海俱澄鲜。

日晚湘水绿,孤舟无端倪。


明湖涨秋月,独泛巴陵西。


过憩裴逸人,岩居陵丹梯。

昔别若梦中,天涯忽相逢。


洞庭破秋月,纵酒开愁容。


赠剑刻玉字,延平两蛟龙。

刬却君山好,平铺湘水流。


巴陵无限酒,醉杀洞庭秋。

洪波忽争道,岸转异江湖。


鄂渚分云树,衡山引舳舻。


翠牙穿裛桨,碧节上寒蒲。

蛟室围青草,龙堆拥白沙。


护江盘古木,迎棹舞神鸦。


破浪南风正,收帆畏日斜。

江从西南来,浩浩无旦夕。


长波逐若泻,连山凿如劈。


千年不壅溃,万姓无垫溺。

阊门曙色欲苍苍,星月高低宿水光。


棹举影摇灯烛动,舟移声拽管弦长。


渐看海树红生日,遥见包山白带霜。

湖山上头别有湖,芰荷香气占仙都。


夜含星斗分乾象,晓映雷云作画图。


风动绿蘋天上浪,鸟栖寒照月中乌。

洞庭鱼可拾,不假更垂罾。


闹若雨前蚁,多于秋后蝇。


岂思鳞作簟,仍计腹为灯。

壮岁文章,暮年勋业,自昔误人。
算英雄成败,轩裳得失,难如人意,空丧天真。
请看邯郸当日梦,待炊罢黄粱徐欠伸。

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。


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。

洞庭秋月生湖心,层波万顷如镕金。

孤轮徐转光不定,游气蒙蒙隔寒镜。

是时白露三秋中,湖平月上天地空。

人生除泛海,便到洞庭波。


驾浪沉西日,吞空接曙河。


虞巡竟安在,轩乐讵曾过。

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


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


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

洞庭秋正阔,余欲泛归船。


莫辨荆吴地,唯馀水共天。


渺弥江树没,合沓海潮连。

乙丑越洞庭,丙寅渡青草。


似为神所怜,雪上日杲杲。


我虽贫至骨,犹胜杜陵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