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
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

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

城南钟鼓斗清新,端为投荒洗瘴尘。


总是镜空堂上客,谁为寂照境中人。


红英扫地风惊晓,绿叶成阴雨洗春。

终南太白横翠微,自我不见心南飞。


行穿古县并山麓,野水清滑溪鱼肥。


须臾渡溪踏乱石,山光渐近行人稀。

昔在南阳城,唯餐独山蕨。


忆与崔宗之,白水弄素月。


时过菊潭上,纵酒无休歇。

惜彼落日暮,爱此寒泉清。


西辉逐流水,荡漾游子情。


空歌望云月,曲尽长松声。

朝涉白水源,暂与人俗疏。


岛屿佳境色,江天涵清虚。


目送去海云,心闲游川鱼。

吴江女道士,头戴莲花巾。

霓衣不湿雨,特异阳台云。

足下远游履,凌波生素尘。

笑拍洪崖,问“千丈、翠岩谁削?


”依旧是、西风白鸟,北村南郭。


似整复斜僧屋乱,欲吞还吐林烟薄。


觉人间、万事到秋来,都摇落。

秋水通沟洫,城隅进小船。


晚凉看洗马,森木乱鸣蝉。


菱熟经时雨,蒲荒八月天。

蔼蔼春景馀,峨峨夏云初。


躞蹀退朝骑,飘飖随风裾。


晨从四丞相,入拜白玉除。

偶扶藤杖过南津,野寺长桥发兴新。


暂就清溪照须鬓,不妨翠雾湿衣巾。


山萦细栈疑无路,树落崩崖欲压人。

小破文书梦,闲成杖履游。


涧幽泉激激,院静竹修修。


病骨凉如洗,归心浩莫收。

白鸟梳翎立岸莎,藻花菱刺泛微波。


烟光似带侵垂柳,露点如珠落卷荷。


楚水晓凉催客早,杜陵秋思傍蝉多。

终日念云壑,南归心浩然。


青山入楚路,白水望湖田。


野渡惟浮钵,山家少施钱。

淮海多夏雨,晓来天始晴。


萧条长风至,千里孤云生。


卑湿久喧浊,搴开偶虚清。

城外园林初夏天,就中野趣在西偏。


蔷薇乱发多临水,鸂鶒双游不避船。


水底远山云似雪,桥边平岸草如烟。

东海广且深,由卑下百川。


五岳虽高大,不逆垢与尘。


良木不十围,洪条无所因。

从禽非吾乐,不好云梦田。


岁暮登城望,偏令相思悬。


公卿有几几,车骑何翩翩。

时竟夕澄霁,云归日西驰。


密林含馀清,远峰隐半规。


久痗昏垫苦,旅馆眺郊歧。

二子同游石人峰,深行翠筱黄茅中。


初嫌微径无人踪,行到半岭径亦穷。


来时犹自闻鸡犬,且行且语不觉远。

大江西面小溪斜,入竹穿松似若耶。


两岸严风吹玉树,一滩明月晒银砂。


因寻野渡逢渔舍,更泊前湾上酒家。

晴春六十日,不与酒杯亲。


吏事岂无闲,风雨复兼旬。


始作南城游,时物固已陈。

川明气已变,岩寒云尚拥。


南亭草心绿,春塘泉脉动。


景煦听禽响,雨馀看柳重。

池上鸣佳禽,僧斋日幽寂。


高林晚露清,红药无人摘。


春水不生烟,荒冈筠翳石。

鹓鸿俱失侣,同为此地游。


露浥荷花气,风散柳园秋。


烟草凝衰屿,星汉泛归流。

此地常无日,青青独在阴。


太阳偏不及,非是未倾心。

锦带吴钩,征思横雁水。
夜吟敲落霜红,船傍枫桥系。
相思不管年华,唤酒吴娃市。

料峭东风助腊寒,汀滢白酒借衰颜。


满床书卷何曾读,数步湖光自不闲。


梦想绿杨垂后浦,眼看红杏照前山。

蜀人不信秦川好,食蔗从梢未及甘。


当道沙尘类河北,依山水竹似江南。


观形随阜饮溪鹿,云气侵山食叶蚕。

神仙避世守关门,一世沉埋百世尊。


旧宅居人无姓尹,深山道士即为孙。


天寒游客常逢雪,日暮归鸦自识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