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二年阅三州,我老不自惜。


团团如磨牛,步步踏陈迹。


岂知世外人,长与鱼鸟逸。

五老闲游倚舳舻,碧梯岚径好程途。


云开瀑影千门挂,雨过松黄十里铺。


客爱往来何所得,僧言荣辱此间无。

缓辔松阴不起尘,岚光经雨一番新。


遥知数夜寻山宿,便是全家避世人。


落日已迷烟际路,飞花还报洞中春。

肩舆小斑筠,地志古青册。


初穿千长松,忽仰万绝壁。


观山不知名,披志失山色。

登车闽岭徼,息驾康山阳。


康山高不极,连峰郁苍苍。


金轮西嵯峨,五老东昂藏。

遗君踪迹莽荆榛,曾把诗书为作新。


今日总输吴季子,枕流漱石自由身。

知君挂席下清江,未见香炉意已降。


直上新泉得雄观,便将杰句写长杠。

羌庐不见几经年,一话清游一怅然。


此日送君凭问讯,千峰影里旧潺湲。

建城市中有狂人,纵酒骂市无与亲。


敲门访我何逡巡,头蓬面垢气甚真。


截河引水登昆仑,下洗尺宅骨髓匀。

五老相携欲上天,玄猿白鹤尽疑仙。


浮云有意藏山顶,流水无声入稻田。


古木微风时起籁,诸峰落日尽生烟。

三峡波涛饱溯沿,过桥雷电记当年。


江声仿佛瞿唐口,石角参差滟滪前。


应有夜猿啼古木,已将秋叶作归船。

万木青杉一手栽,满堂白佛九天来。


涓涓石溜供厨足,矗矗山屏绕寺开。


半榻松阴秋簟冷,一杯香饭午钟催。

来听归宗早晚钟,疲劳懒上紫霄峰。


墨池漫叠溪中石,白塔微分岭上松。


佛宇争推一山甲,僧厨坐待十方供。

山行但觉鸟声殊,渐近神仙简寂居。

门外长溪净客足,山腰苦笋助盘蔬。

乔松定有藏丹处,大石仍存拜斗馀。

山上流泉自作溪,行逢石缺泻虹霓。


定知云外波澜阔,飞到峰前本末齐。


入海明河惊照曜,倚天长剑失提携。

山回不见落银潢,馀溜喧豗响石塘。


目乱珠玑溅空谷,足寒雷电绕飞梁。


入瓶铜鼎春茶白,接竹斋厨午饭香。

此山岩谷不知重,赤眼浮图自一峰。


芒蹻随僧践黄叶,晓光消雪堕长松。


石泉试饮先师锡,午饭归寻下寺钟。

忆自栖贤夜入城,道边兰若一僧迎。


偶然不到终遗恨,特地来游慰昔情。


海外声闻安至此,堂中天鼓为谁鸣。

当年五月访庐山,山翠溪声寝食间。


藤杖复随春色到,寒泉顿与客心闲。


岩头悬布煎茶足,峡口惊雷泛叶悭。

清晨入谷到斜曛,遍历青霞蹑紫云。


阊阖远从双剑辟,银河真自九天分。


驱驰此日原非暇,梦想当年亦自勤。

僻性寻常惯受猜,看山又是百忙来。


北风留客非无意,南寺逢僧即未回。


白日高峰开雨雪,青天飞瀑泻云雷。

楚客自相送,沾裳春水边。


晚来风信好,并发上江船。


花映新林岸,云开瀑布泉。

欲游庐山去,将托楚舸梢。


暮行长河曲,月上黄金坳。


悠悠几千里,身世非系匏。

长风沙浪屋许大,罗刹石齿水下排。


历此二险过湓浦,始见瀑布悬苍崖。


系舟上岸入松径,三日踏穿新蜡鞋。

平生爱庐山,梦寝不可去。


江上饶贾船,偶来看已饫。


释子言南游,徘徊瞻瀑布。

夙怀高世趣,固足林壑情。


欲游名山遍,遂为庐岳行。


又访远公迹,东林气象清。

平昔爱山水,兹闻庐岳游。


远期无逸兴,独往畏湍流。


举手谢云壑,栖心惭鸟鸥。

人生孰非梦,梦里见庐山。


若了元无梦,何曾有往还。

千里访灵奇,山资亦相随。


叶舟过鹤市,花漏宿龙池。


峰顶应闲散,人间足别离。

舍舟星子渚,遂作庐山游。


空蒙杳霭间,十里松桂秋。


草木吐香润,泉石交横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