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青春不觉老朱颜,强半销磨簿领间。


愁客倦吟花似酒,佳人休唱日衔山。


共知寒食明朝过,且赴僧窗半日闲。

已从招提游,更宿招提境。


阴壑生虚籁,月林散清影。


天阙象纬逼,云卧衣裳冷。

秋天高高秋光清,秋风袅袅秋虫鸣。


嵩峰馀霞锦绮卷,伊水细浪鳞甲生。


洛阳闲客知无数,少出游山多在城。

一曲悲歌酒一尊,同年零落几人存。


世如阅水应堪叹,名是浮云岂足论。


各从仕禄休明代,共感平生知己恩。

日色弄晴川,时时锦鳞跃。


轻飞若下韝,岂畏风滩恶。


人归晚渚静,独傍渔舟落。

春水弄春沙,荡漾流不极。


笭箵苦难满,终日沙头客。


向暮卷空罾,棹歌菱浦北。

画舷鸣两桨,日暮芳洲路。


泛泛风波鸟,双双弄纹羽。


爱之欲移舟,渐近还飞去。

巨石何亭亭,孤生此岩侧。


白云与翠雾,谁见琅玕色。


惟应山鸟飞,百转时来息。

古木卧山腰,危根老盘石。


山中苦霜霰,岁久无春色。


不如岩下桂,开花独留客。

野色混晴岚,苍茫辨烟树。


行人下山道,犹向都门去。

芳荃奠兰酌,共吊松林里。


溪口望山椒,但见浮云起。

乱石泻溪流,跳波溅如雪。


往来川上人,朝暮愁滩阔。


更待浮云散,孤舟弄明月。

春岩瀑泉响,夜久山已寂。


明月净松林,千峰同一色。

横槎渡深涧,披露采香薇。


樵歌杂梵响,共向松林归。


日落寒山惨,浮云随客衣。

春溪渐生溜,演漾回舟小。


沙禽独避人,飞去青林杪。

闻钟渡寒水,共步寻云嶂。


还随孤鸟下,却望层林上。


清梵远犹闻,日暮空山响。

高滩复下滩,风急刺舟难。


不及楼中客,徘徊川上山。


夕阳洲渚远,唯见白鸥翻。

行歌翠微里,共下山前路。


千峰返照外,一鸟投岩去。


渡口晚无人,系舸芳洲树。

蹑蹻上高山,探险慕幽赏。


初惊涧芳早,忽望岩扉敞。


林穷路已迷,但逐樵歌响。

幽禽多夕响,佳人延暮悲。


山馆唱高言,玄鹤鸣清池。


悠悠堕涧水,登眺有馀思。

琢情青阁影迷空,画舫珠帘半避风。


缥缈香消动鱼钥,玲珑枝短结甃红。


同时蝶梦银河里,并浦鸾潮玉镜中。

我昔骑凤超九疑,今复御风登会稽。


禹穴下窥正深黑,地老天荒知是非。


好峰高处偏薄雾,秋热苦时恰轻雨。

滩声荡高壁,秋气静云林。
回头洛阳城阙,尘土一何深。
前日神光牛背,今日春风马耳,因见古人心。

两山郁相对,晨策方上干。


霭霭眺都城,悠悠俯清澜。


邈矣二三子,兹焉屡游盘。

山水本自佳,游人已忘虑。


碧泉更幽绝,赏爱未能去。


潺湲写幽磴,缭绕带嘉树。

稽天巨浸洗南荒,尚有千峰骨立强。


民未降丘应宅此,举头天壁有囷仓。

落日川上好,徘徊弄孤舟。


鸣桹进山口,清唱发渡头。


浅濑不可溯,停桡信中流。

遥爱夏景佳,行行清兴属。


安知转回溪,始觉来平谷。


古殿藏竹间,香庵遍岩曲。

还邀二三子,共到凿龙游。


阴壑泉初动,春岩气欲浮。


竹藏深崦寺,人渡晚川舟。

数朝从款看伊流,夜卜香山宿石楼。


会有凉风开远意,更和烟雨弄高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