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臣轼言:蒙恩就移前件差遣,已于今月二十日到任上讫者。


风俗阜安,在东南号为无事;山水清远,本朝廷所以优贤。


顾惟何人,亦与兹选。

绛阙云台总有名,应须极贵又长生。

鼎中龙虎黄金贱,松下龟蛇绿骨轻。

霅水未浑缨可濯,弁峰初见眼应明。

方丈仙人出淼茫,高情犹爱水云乡。


功名谁使连三捷,身世何缘得两忘。


早岁归休心共在,他年相见话偏长。

秋来欲见紫髯翁,待得梅花细萼红。


记取上元灯火夜,道人犹在水晶宫。

符离道士晨兴际,华岳先生尸解馀。


忽见黄庭丹篆句,犹传青纸小朱书。

世俗何知贫是病,神仙可学道之馀。


但知白酒留佳客,不问黄公觅素书。

凄凉雨露三年后,仿佛尘埃数字馀。


至用榴皮缘底事,中书君岂不中书。

双溪月,清光偏照双荷叶。
双荷叶。
红心未偶,绿衣偷结。

山雨潇潇过,溪桥浏浏清。


小园幽榭枕蘋汀。


门外月华如水、彩舟横。

见说岷峨悽怆,旋闻江汉澄清。


但觉秋来归梦好,西南自有长城。


东府三人最少,西山八国初平。

君不见夷甫开三窟,不如长康号痴绝。


痴人自得终天年,智士死智罪莫雪。



困穷谁要卿料理,举头看山笏挂颊。

馀杭自是山水窟,仄闻吴兴更清绝。


湖中橘林新著霜,溪上苕花正浮雪。


顾渚茶芽白于齿,梅溪木瓜红胜颊。

青莲居士谪仙人,酒肆藏名三十春。


湖州司马何须问,金粟如来是后身。

风月小斋模画舫,绿窗朱户江湖样。
酒是短桡歌是桨。
和情放,醉乡稳到无风浪。

岂独爱民兼爱客,不唯能饮又能文。


白蘋洲上春传语,柳使君输杨使君。

赪锦支绿绮,韵同相感深。


千年古涧石,八月秋堂琴。


引出山水思,助成金玉音。

遥闻境会茶山夜,珠翠歌钟俱绕身。


盘下中分两州界,灯前合作一家春。


青娥遰舞应争妙,紫笋齐尝各斗新。

少年宾旅非吾辈,晚岁簪缨束我身。


酒散更无同宿客,诗成长作独吟人。


蘋洲会面知何日,镜水离心又一春。

腥血与荤蔬,停来一月馀。


肌肤虽瘦损,方寸任清虚。


体适通宵坐,头慵隔日梳。

渭北离乡客,江南守土臣。


涉途初改月,入境已经旬。


甲郡标天下,环封极海滨。

一榼扶头酒,泓澄泻玉壶。


十分蘸甲酌,潋艳满银盂。


捧出光华动,尝看气味殊。

俱来沧海郡,半作白头翁。


谩道风烟接,何曾笑语同。


吏稀秋税毕,客散晚庭空。

洛阳陌上少交亲,履道城边欲暮春。


崔在吴兴元在越,出门骑马觅何人。

湖山处处好淹留,最爱东湾北坞头。


掩映橘林千点火,泓澄潭水一盆油。


龙头画舸衔明月,鹊脚红旗蘸碧流。

三郡何因此结缘,贞元科第忝同年。


故情欢喜开书后,旧事思量在眼前。


越国封疆吞碧海,杭城楼閤入青烟。

劳将箬下忘忧物,寄与江城爱酒翁。


铛脚三州何处会,瓮头一盏几时同。


倾如竹叶盈樽绿,饮作桃花上面红。

独酌无多兴,闲吟有所思。


一杯新岁酒,两句故人诗。


杨柳初黄日,髭须半白时。

偶驾鸡栖送客行,迢迢十里出关城。


谁知小市萧条处,剩有丰年笑语声。


聊借野风吹醉颊,更凭陂水濯尘缨。

石室先生笔有神,我来拂拭一酸辛。


败墙惨澹欲无色,老气森严犹逼人。


惯阅冰霜元耐久,耻随儿女更争春。

武平天下才,四十滞铅椠。


忽乘使君舟,归榜不可缆。


都门春渐动,柳色绿将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