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惭愧田家趁好晴,鸦鸦两岸水车鸣。
畦丁露宿腰镰健,馌妇泥行脚板轻。
作苦仅能供伏腊,有年何处不升平。

斜阳照墟落,穷巷牛羊归。


野老念牧童,倚杖候荆扉。


雉雊麦苗秀,蚕眠桑叶稀。

君心尚栖隐,久欲傍归路。


在朝每为言,解印果成趣。


晨鸡鸣邻里,群动从所务。

旧谷行将尽,良苗未可希。


老年方爱粥,卒岁且无衣。


雀乳青苔井,鸡鸣白板扉。

谁谓田家苦,田家乐有时。
车鸣缫白茧,麦熟啭黄鹂。


田家此乐几人知,幸独知之未许归。

绿桑高下映平川,赛罢田神笑语喧。


林外鸣鸠春雨歇,屋头初日杏花繁。

安邑南门外,谁家板筑高。


奉诚园里地,墙缺见蓬蒿。

牛靿咤咤,田确确,旱块敲牛蹄趵趵。


种得官仓珠颗谷,六十年来兵簇簇,日月食粮车辘辘。


一日官军收海服,驱牛驾车食牛肉,归来攸得牛两角。

昨夜斗回北,今朝岁起东。


我年已强仕,无禄尚忧农。


桑野就耕父,荷锄随牧童。

游遍诸峰欲晚霞,倦投野寺觅煎茶。


更无一个残僧在,归路却投田舍家。

稻穗堆场谷满车,家家鸡犬更桑麻。


漫栽木槿成篱落,已得清阴又得花。

来鸿去燕十年间,镜中看,各衰颜。
恰待蒙泉,东畔买青山。
梦里邻村新酿熟,携竹杖,款柴关。

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


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


丁壮俱在野,场圃亦就理。

转蓬劳远役,披薜下田家。


山形类九折,水势急三巴。


悬梁接断岸,涩路拥崩查。

先人敝庐寄西南,不归三纪今何堪。


卜营菟裘阅岁三,西成黍豆馀石甔。


借功田家并钁杴,农事未起来不嫌。

稚子呼牛女拾薪,山妻自脍小溪鳞。


安知曝背庭中老,不是渊明行辈人。

驱马力犹彊,奏床身始疲。


浮浮云拂帐,潏潏水鸣篱。


未熟灯前梦,闲寻道上诗。

出门何所见,春色满平芜。


可叹无知己,高阳一酒徒。

郑侯应悽惶,五十头尽白。


昔为南昌尉,今作东郡客。


与语多远情,论心知所益。

田家无所求,所求在衣食;丈夫事耕稼,妇女攻纺绩,侵晨荷锄出,暮夜不遑息。


饱暖匪天降,赖尔筋与力。
租税所从来,官府宜爱惜。

田家喜雨足,邻老相招携。


泉溢沟塍坏,麦高桑柘低。


呼儿催放犊,宿客待烹鸡。

归休乘暇日,馌稼返秋场。

径草疏王彗,岩枝落帝桑。

耕田虞讼寝,凿井汉机忘。

田家春作日日近,丹杏破颣场圃头。


南岭禽过北岭叫,高田水入低田流。


桑牙将绽雾露裛,蚕子未浴箱篚收。

修蔓屋头缀,大壶檐外垂。


霜干叶犹苦,风断根未移。


收挂烟突近,开充酒具迟。

斜光隔河明,入照桑柘下。


皋垄生麦苗,青青尚堪把。


远见牛羊归,相亲童稚野。

谁道田家乐,春税秋未足。
里胥扣我门,日夕苦煎促。


盛夏流潦多,白水高于屋。

南山尝种豆,碎荚落风雨。


空收一束萁,无物充煎釜。

高树荫柴扉,青苔照落晖。


荷锄山月上,寻径野烟微。


老叟扶童望,羸牛带犊归。

今朝田事毕,野老立门前。


拊颈望飞鸟,负暄话馀年。


自从备丁壮,及此常苦煎。

荒村人自乐,颇足平生心。


朝饭露葵熟,夜舂云谷深。


采山持野斧,射鸟入烟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