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桃应问曰:“舜为天子,皋陶为士,瞽瞍杀人,则如之何?”孟子曰:“执之而已矣。
”“然则舜不禁与?”

曰:“夫舜恶得而禁之?夫有所受之也。

“然则舜如之何?”

曰:“舜视弃天下,犹弃敝蹝也。

孟子曰:“仲子,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,人皆信之,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。
人莫大焉亡亲戚、君臣、上下。

王子垫问曰:“士何事?”孟子曰:“尚志。
”曰:“何谓尚志?”


曰:“仁义而已矣。
杀一无罪,非仁也;非其有而取之,非义也。

公孙丑曰:“伊尹曰:‘予不狎于不顺。
’放太甲于桐,民大悦。
太甲贤。

公孙丑曰:“《诗》曰:‘不素餐兮。
’君子之不耕而食,何也?”


孟子曰:“君子居是国也,其君用之,则安富尊荣;其子弟从之,则孝悌忠信。

孟子曰:“尧舜,性之也;汤武,身之也;五霸,假之也。
久假而不归,恶知其非有也。

孟子曰:“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,是求有益于得也,求在我者也。
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无益于得也,求在外者也。

公孙丑问曰:“高子曰:‘小弁,小人之诗也。
’”


孟子曰:“何以言之?”曰:“怨。


曰:“固哉,高叟之为诗也!有人于此,越人关弓而射之,则己谈笑而道之;无他,疏之也。

告子曰:“生之谓性。

孟子曰:“生之谓性也,犹白之谓白与?”曰:“然。

“白羽之白也,犹白雪之白;白雪之白,犹白玉之白与?”曰:“然。

告子曰:“生之谓性。


孟子曰:“生之谓性也,犹白之谓白与?”曰:“然。


“白羽之白也,犹白雪之白;白雪之白,犹白玉之白与?”曰:“然。

万章问曰:“敢问友。


孟子曰:“不挟长,不挟贵,不挟兄弟而友。
友也者,友其德也,不可以有挟也。

万章问曰:“象日以杀舜为事,立为天子,则放之,何也?”孟子曰:“封之也,或曰放焉。


万章曰:“舜流共工于幽州,放驩兜于崇山,杀三苗于三危,殛鲧于羽山,四罪而天下咸服,诛不仁也。
象至不仁,封之有庳。

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,其良人出,则必餍酒肉而后反。
其妻问所与饮食者,则尽富贵也。
其妻告其妾曰:“良人出,则必餍酒肉而后反;问其与饮食者,尽富贵也,而未尝有显者来,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。

储子曰:“王使人瞷夫子,果有以异于人乎?”孟子曰:“何以异于人哉?尧舜与人同耳。

曾子居武城,有越寇。
或曰:“寇至,盍去诸?”


曰:“无寓人于我室,毁伤其薪木。
”寇退,则曰:“修我墙屋,我将反。

公都子曰:“匡章,通国皆称不孝焉。
夫子与之游,又从而礼貌之,敢问何也?”


孟子曰:“世俗所谓不孝者五:惰其四支,不顾父母之养,一不孝也;博弈好饮酒,不顾父母之养,二不孝也;好货财,私妻子,不顾父母之养,三不孝也;从耳目之欲,以为父母戮,四不孝也;好勇斗很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
章子有一于是乎?


夫章子,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。

孟子告齐宣王曰:“君之视臣如手足;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雠。


王曰:“礼,为旧君有服,何如斯可为服矣?”


曰:“谏行言听,膏泽下于民;有故而去,则君使人导之出疆,又先于其所往;去三年不反,然后收其田里。
此之谓三有礼焉。

孟子曰:“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,其失天下也以不仁。
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。
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庙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体。

周霄问曰:“古之君子仕乎?”


孟子曰:“仕。
传曰:‘孔子三月无君,则皇皇如也,出疆必载质。
’公明仪曰:‘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。

滕文公问为国。


孟子曰:“民事不可缓也。
《诗》云:‘昼尔于茅,宵尔索绹;亟其乘屋,其始播百谷。

陈臻问曰:“前日于齐,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;于宋,馈七十镒而受;于薛,馈五十镒而受。
前日之不受是,则今日之受非也;今日之受是,则前日之不受非也。
夫子必居一于此矣。

孟子曰:“伯夷,非其君不事,非其友不友。
不立于恶人之朝,不与恶人言。
立于恶人之朝,与恶人言,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。

孟子曰:“子路,人告之以有过则喜。
禹闻善言则拜。
大舜有大焉,善与人同。

孟子曰:“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?矢人唯恐不伤人,函人唯恐伤人。
巫匠亦然,故术不可不慎也。
孔子曰:‘里仁为美。

孟子曰: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
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
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可运之掌上。

孟子曰:“尊贤使能,俊杰在位,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。
市廛而不征,法而不廛,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。
关讥而不征,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。

孟子曰:“仁则荣,不仁则辱。
今恶辱而居不仁,是犹恶湿而居下也。


如恶之,莫如贵德而尊士,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。

公孙丑问曰:“夫子加齐之卿相,得行道焉,虽由此霸王不异矣。
如此,则动心否乎?”


孟子曰:“否。
我四十不动心。

公孙丑问曰:“夫子当路于齐,管仲、晏子之功,可复许乎?”


孟子曰:“子诚齐人也,知管仲、晏子而已矣。
或问乎曾西曰;‘吾子与子路孰贤?’曾西蹙然曰:‘吾先子之所畏也。
’曰:‘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?’曾西艴然不悦,曰:‘尔何曾比予于管仲?管仲得君,如彼其专也;行乎国政,如彼其久也;功烈,如彼其卑也。

齐宣王问曰:“交邻国有道乎?”


孟子对曰:“有。
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,是故汤事葛,文王事昆夷。
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,故太王事獯鬻,勾践事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