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扬雄他文不皆奇,独称观瓶居井眉。


酒客法士两小儿,陈遵、张竦何曾知。



主人有酒君独辞,蟹螯何不左手持。

水波文袄造新成,绫软绵匀温复轻。


晨兴好拥向阳坐,晚出宜披蹋雪行。


鹤氅毳疏无实事,木棉花冷得虚名。

嘉谷如焚稗草青,沉忧耿耿欲忘生。


钧天九奏箫韶乐,未抵虚檐泻雨声。

人情所愿欲,莫若贵与富。


是皆有命焉,非力可成就。


予昔未有闻,无与发其覆。

此地天教著放翁,舍傍烟树晚空蒙。


一无可恨得归老,寸有所长能忍穷。


东作已趋尧旧俗,南薰方咏舜遗风。

霜降今年已薄霜,菊花开亦及重阳。


四时气正无愆伏,比屋年丰有盖藏。


风色萧萧生麦陇,车声碌碌满鱼塘。

五十衰翁发半华,犹能把酒醉天涯。


丝毫美政何曾有,惟把丰年赠汉嘉。

画檐鸣雨早秋天,不喜新凉喜有年。


眼里香粳三万顷,寄声父老共欣然。

十月霜侵客子衣,片帆计已发淮淝。


山林独往我何敢,州县徒劳儿未非。


传舍方寒索调护,里门终日待来归。

北伐西征尽圣谟,天声万里慰来苏。


横戈已见吞封豕,徒手何难取短狐。


学士谁陈平蔡雅,将军方上取燕图。

乱点洒庭芜,凉声集井梧。


绿荷倾作汞,翠蔓缀成珠。


卧听病良已,行吟愁欲无。

应接年光老渐慵,犹能一饮百分空。


半沾蝶粉帘栊雨,远送莺声巷陌风。


千缕曲尘杨柳绿,万枝猩血海棠红。

社近楼台昼已长,丰年颇减簿书忙。


雨催树绿吹箫陌,日射尘红击鞠场。


农事渐兴初浸种,吏衙早退独焚香。

小雨如丝落复收,悄无人语但鸣鸠。


挽须预想诸儿喜,倒指犹为五日留。


满案堆书惟引睡,侵天围棘不遮愁。

太华五千仞,天台四万丈。
一枝古藤如黑龙,天遣飘然寄闲放。


莫怪公卿不我知,我自不知渠是谁。

城南城北如铺雪,原野家家种荞麦。

霜晴收敛少在家,饼饵今冬不忧窄。

胡麻压油油更香,油新饼美争先尝。

杜宇真吾交,劝去恨不速。


忠告输肝肺,厚意均骨肉。


陋哉鹧鸪语,揣我贫念禄。

昔我东归时,父老迎船头。


开篷相劳苦,怪我领雪稠。


故山何负君,且作数月留。

犬吠舍前后,月明村东西。


岸草蛩乱号,庭树鸟已栖。


我仆城中还,担头有悬鸡。

陂水白茫茫,草烟湿霏霏。


牧童一声笛,落日无馀晖。


遥山已渐隐,村巷亚竹扉。

杀气昏昏横塞上,东并黄河开玉帐。


昼飞羽檄下列城,夜脱貂裘抚降将。


将军枥上汗血马,猛士腰间虎文韔。

梦中不记适何邦,风饱蒲帆入大江。


久矣眼中无此快,蹴天雪浪溅船窗。

底事经年客帝乡,风光淡沲日初长。


野歌作气老犹壮,花气撩人醒亦狂。


店壁拂尘寻旧字,寺楼极目送斜阳。

两京初驾小羊车,憔悴江湖岁月赊。


老去已忘天下事,梦中犹看洛阳花。


妖魂艳骨千年在,朱弹金鞭一笑哗。

小岭西南烟水间,颇闻有地百弓宽。


谁其云者两黄鹄,何以报之双玉盘。


竹坞未昏先晻暧,莲汀当暑亦清寒。

二十年无赤白囊,人间何地不耕桑。


陂塘处处分秧遍,村落家家煮茧忙。


野老逢年知饱暖,书生随例得猖狂。

旱苗垂槁叹何堪,大雨谁知变立谈。


翠麓青林吞欲尽,恶风白浪战方酣。


江翻龟窟连云泽,雷挟龙腥起雪潭。

暑雨萧萧滴夜长,晓窗探借九秋凉。


金荷浅酌闲传酒,银叶无烟静炷香。


舒雁且为赊死计,鸣鸠便欲策勋忙。

塞上经秋几醉醒,羁愁减尽鬓边青。


烽传八诏登楼看,歌奏三巴忍泪听。


好语忽闻还印绶,归心先已绕林坰。

宣曲长杨瑞气凝,上林狐兔待秋鹰。


谁将词赋陪雕辇,寂寞相如卧茂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