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苍颜华发,故山归计何时决!


旧交新贵音书绝,惟有佳人,犹作殷勤别。



离亭欲去歌声咽,潇潇细雨凉生颊。


泪珠不用罗巾裛,弹在罗衣,图得见时说。

五纪归来鬓未霜,十眉环列坐生光。


唤船渡口迎秋女,驻马桥边问泰娘。


曾把四弦娱白傅,敢将百草斗吴王。

小圃阴阴遍洒尘,方塘潋潋欲生纹。


已烦仙袂来行雨,莫遣歌声便驻云。


肯对绮罗辞白酒,试将文字恼红裙。

翻翻缇骑走香尘,激激飞涛射火轮。


美酒留连三夜月,丰年倾倒五州春。


安排诗律追强对,蹭蹬归期为恶宾。

不觉朱轓辗后尘,争看绣幰锦缠轮。


洛滨侍从三人贵,京兆平反一笑春。


但逐东山携妓女,那知后阁走穷宾。

君不见董召南,隐居行义孝且慈,天公亦恐无人知。


故令鸡狗相哺儿,又令韩老为作诗。


尔来三百年,名与淮水东南驰。

星坼台衡地,曾为人所怜。


公侯终必复,经术昔相传。


食德见从事,克家何妙年。

忆在苏州日,常谙夏至筵。


粽香筒竹嫩,炙脆子鹅鲜。


水国多台榭,吴风尚管弦。

浩浩姑苏民,郁郁长洲城。


来惭荷宠命,去愧无能名。


青紫行将吏,班白列黎氓。

老鹤风姿异,衰翁诗思深。


素毛如我鬓,丹顶似君心。


松际雪相映,鸡群尘不侵。

杭城隔岁转苏台,还拥前时五马回。


厌见簿书先眼合,喜逢杯酒暂眉开。


未酬恩宠年空去,欲立功名命不来。

白首馀杭白太守,落魄抛名来已久。


一辞渭北故园春,再把江南新岁酒。


杯前笑歌徒勉强,镜里形容渐衰朽。

吴苑四时风景好,就中偏好是春天。


霞光曙后殷于火,水色晴来嫩似烟。


士女笙歌宜月下,使君金紫称花前。

仁风膏雨去随轮,胜境欢游到逐身。


水驿路穿儿店月,花船棹入女湖春。


宣城独咏窗中岫,柳恽单题汀上蘋。

去年八月哭微之,今年八月哭敦诗。


何堪老泪交流日,多是秋风摇落时。


泣罢几回深自念,情来一倍苦相思。

送君何处展离筵,大梵王宫大雪天。


庾岭梅花落歌管,谢家柳絮扑金田。


乱从纨袖交加舞,醉入篮舆取次眠。

一别苏州十八载,时光人事随年改。


不论竹马尽成人,亦恐桑田半为海。


莺入故宫含意思,花迎新使生光彩。

金谷园中黄袅娜,曲江亭畔碧婆娑。


老来处处游行遍,不似苏州柳最多。


絮扑白头条拂面,使君无计奈春何。

真娘墓头春草碧,心奴鬓上秋霜白。


为问苏台酒席中,使君歌笑与谁同。


就中犹有杨琼在,堪上东山伴谢公。

错落复崔嵬,苍然玉一堆。


峰骈仙掌出,罅坼剑门开。


峭顶高危矣,盘根下壮哉。

俱来沧海郡,半作白头翁。


谩道风烟接,何曾笑语同。


吏稀秋税毕,客散晚庭空。

画梁朽折红窗破,独立池边尽日看。


守得苏州船舫烂,此身争合不衰残。

馆娃宫深春日长,乌鹊桥高秋夜凉。


风月不知人世变,奉君直似奉吴王。

忆抛印绶辞吴郡,衰病当时已有馀。


今日贺君兼自喜,八回看换旧铜鱼。

江南故吏别来久,今日池边识我无。


不独使君头似雪,华亭鹤死白莲枯。

扬州驿里梦苏州,梦到花桥水阁头。


觉后不知冯侍御,此中昨夜共谁游。

遥羡青云里,祥鸾正引雏。


自怜沧海伴,老蚌不生珠。

百年愁里过,万感醉中来。


惆怅城西别,愁眉两不开。

柳枝谩蹋试双袖,桑落初香尝一杯。


金屑醅浓吴米酿,银泥衫稳越娃裁。


舞时已觉愁眉展,醉后仍教笑口开。

海内姑苏太守贤,恩加章绶岂徒然。


贺宾喜色欺杯酒,醉妓欢声遏管弦。


鱼佩葺鳞光照地,鹘衔瑞带势冲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