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差以毫厘大乱真,苟羞就正堕终身。


不惟枉费穷年力,反作滔天祸世人。

此心此理自天根,不待栽培触处生。


只要关防人欲伐,更须着意察滋萌。

白鹤高飞不逐群,嵇康琴酒鲍照文。


此身未有栖归处,天下人间一片云。

不是书生不阨穷,道穷何所愧于中。


贪求贪欲贩夫事,于此不安须彼从。

药病须还考自知,和根新断为人机。


心随身上门常闭,课罢苔封候夕晖。

二字亲闻十九冬,向来已愧缓无功。


从今何以验勤怠,不出此心生熟中。

皇天命理以为人,理有存亡系我心。


存养上还天所赋,终身履薄以临深。

事来身向礼中行,事过将心去学文。


局定更无他罅隙,得斯二者老吾身。

常怀四体昊天恩,自是渊冰恐惧深。


一息尚存忧未免,死而后已即斯心。

从心所欲皆天理,具体颜渊罢不能。


所谓不思并不勉,舜由仁义即非行。

春冰融尽绝澌微,彻底冰壶烛万几。


静对春风感形化,圣心体段盖如斯。

圣道虽云妙莫窥,初非恍惚与希夷。


分明说在吾行处,后学无于行外思。

妙道皆形日用间,即斯可见不须言。


试将天象明人事,希圣功夫万古存。

天怨人尤两不形,欿然下学是功程。


了无可使人知处,尽是相酬理与心。

心即是天天即理,无行不与理相随。


故言惟有天知我,天岂真如人有知。

在人四者要皆无,绝尽圣心天与俱。


敢尔单提希圣术,力除私欲是功夫。

见固能知闻亦知,虽闻如与见同时。


只缘一本元无二,千圣已亡心在兹。

颜渊不日趋于化,此境宁容末学知。


细诵师言强思索,独于博约语无疑。

一贯明言忠与恕,教人之意已昭然。


当于用处求其一,慎勿悬空想圣贤。

语利犹能安则难,且从利做莫空安。


悬知等级无他义,去尽私心只一般。

学须随器有成形,方可裁中设准绳。


假借变移无定止,纵逢大匠亦何成。

莫道车裘事亦轻,仲由勇义乃能行。


欲知共敝为难易,试把车裘验世情。

德者人心之所同,苟能有德类斯从。


不须闭户嗟寥落,但立诚心自用功。

竦然敬立体斯存,容貌常如见大宾。


此是圣门持守法,必须心在可为仁。

谁云贫贱人难处,只为重轻权倒持。


钓渭耕莘皆往辙,圣贤不法我何归。

因辞可以验人心,心地开明辞必明。


试把正人文字看,何尝巧滞与艰深。

方识圣门辞达旨,作文之法在其中。


但将正意由辞出,此外徒劳苦用功。

人之进学在于思,思则能知是与非。


但得用心纯熟后,自然发处有思随。

圣人接物本于仁,罕以深言拒绝人。


不足畏辞严且截,急将此意省吾身。

难言非谓不容言,谓状其中体段难。


须是养成天地塞,却将正直反而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