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尧没三千岁,青松古庙存。


送行奠桂酒,拜舞清心魂。


日色促归人,连歌倒芳樽。

霜前江水磨碧铜,岸背菱叶翘青虫。


吴郎鬓丝生几缕,不羞月上扶桑东。


羞见清波照人影,去时黑发吹春风。

自我得曾子,于兹二十年。


今又得吴生,既得喜且叹。


古士不并出,百年犹比肩。

君不见蔡泽栖迟世看丑,豪气英风亦何有。
忽然变轩昂,盛事传不朽。


君今幸未成老翁,二十八宿罗心胸。

临川楼上柅园中,罗帏绣幕围香风。


觥船一棹百分空,看朱成碧颜始红。


杏花杨柳年年好,南去北来人自老。

才高明主眷方深,属郡闻风自革心。


闾里不须多按治,山川从此数登临。


茅檐坐隔云千里,柏垄初抽翠一寻。

百年多病独登台,知有归日眉放开。


功名富贵何足道,且赋渊明归去来。

忽忆旧乡头已白,牙齿欲落真可惜。


临江把臂难再得,江水江花岂终极。

滕王高阁临江渚,东边日出西边雨。
十五年前此会同,天际张帷列樽俎。


公今此去何时归,我今停杯一问之。

五湖大浪如银山,问君西游何当还。
以手抚膺坐长叹,空手无金行路难。


丈夫意有在,吾徒且加餐。

吴公治河南,名出汉廷右。


高才有公孙,相望千岁后。


平明省门开,吏接堂上肘。

掺袂不胜情,犀舟击汰行。


倦游无万里,惜别有千名。


春草凄凄绿,江枫湛湛清。

五色怜凤雏,南飞适鹧鸪。


楚人不相识,何处求椅梧。


去去日千里,茫茫天一隅。

一麾轻去奉兰羞,共惜清贤岂易求。


筮易暗惊鸣鹤远,赋诗深望白驹留。


古来经纬心皆晓,闲处光阴发半秋。

沅江流水到辰阳,溪口逢君驿路长。


远谪谁知望雷雨,明年春水共还乡。

学省困齑盐,人材任尊奖。


倥侗祝螟蛉,小大器罂瓬。


诸生厌晚成,躐学要侩驵。

庐陵政事无全牛,恐是汉时陈太丘。


书记姓名不肯学,得纸无异夏得裘。


琢诗包纸送赠我,自状明月非暗投。

脚踏鸡翘豹尾间,心飞碧岫白云端。


人看疏傅如图画,帝念严光返钓滩。


玉殿松班唐次对,竹宫茅立汉祠官。

勋烈涪阳异姓王,手扶西极汉天长。


有孙文武千人杰,透纸风骚万字香。


小涉移中公事笔,又怀剑外史君章。

朝市令人昏,山林使人傲。
谁知昏傲两俱非,但说山林是高蹈。

日观分齐壤,星桥接蜀门。


桃花嘶别路,竹叶泻离樽。


夏老兰犹茂,秋深柳尚繁。

一去吴兴十五年,东归父老几人存。


惠山唯有钱夫子,一寸闲田晓日暾。

遨游海上冀逢人,宴坐山中长闭门。


去住只今谁定是,相逢一笑各无言。

抗章襆被岂公难,已说高风立懦顽。


客路莫嫌河畔草,直庐须爱道家山。


秋生莲浦船初泛,春满茶溪骑趣还。

玉笋翻乘县佐车,飘然不肯待新除。


才名已被人争说,官薄何妨计小疏。


忆昨西湖同我载,从今南浦望君书。

平明走马入京畿,杨柳飞花点绣衣。


山外有山频入望,客中送客转思归。


红云高拱天门邃,绿树深藏驿路微。

一战词场定策勋,麻衣西笑仕纷纷。


风神已负青云气,艺业兼携白地文。


辇下春华期纵辔,野中林色惜离群。

春日载阳,鸟鸣于乘。


与子为别,思心洋洋。


人生几何,忧念苦多。

台省留身凡几岁,江湖得郡喜今行。


卧听晓鼓朝眠稳,行入淮流乡味生。


细雨满村莼菜长,高风吹旆彩船狞。

十年尝作犍为令,四脉尝闻悯俗诗。


共叹才高堪御史,果能忠谏致戎麾。


会稽特欲荣翁子,冯翊犹将试望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