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头陀全盛时,宫殿梯空级。

两客班荆覆局图,看人车马溷泥涂。


文昌八座邻枢极,天上归来愧不如。

宛转怜香,徘徊顾影,临芳更倚苔身。
多谢残英,飞来远远随人。
回头却望晴檐下,等几番、小摘微薰。

春令夙所奉,驾言遵此行。


途中却郡掾,林下招村氓。


至邑无纷剧,来人但欢迎。

昔岁尝陈力,中年退屏居。


承颜方弄鸟,放性或观鱼。


曾是安疵拙,诚非议卷舒。

日夜乡山远,秋风复此时。

旧闻胡马思,今听楚猿悲。

念别朝昏苦,怀归岁月迟。

剖竹向西蜀,岷峨眇天涯。


空深北阙恋,岂惮南路赊。


前日登七盘,旷然见三巴。

携家满路踏春华,儿女欣欣不忆家。


骑吏也忘行役苦,一人人插一枝花。

晴明风日雨干时,草满花堤水满溪。


童子柳阴眠正着,一牛吃过柳阴西。

公子从来火伞中,解衣未定语匆匆。


山行触热端何事,夹路杨梅树树红。

一路石山春更绿,见骨也无斤许肉。


一峰过了一峰来,病眼将迎看不足。


先生尽日行石间,恰如蚁子缘假山。

春时宿处雨浪浪,至后重投张氏庄。


际晚乌银何许买,夕阳特地恋寒窗。

忽见轻绡三两重,横遮万丈翠屏风。


老夫细熨䰒松眼,却是青原隐雾中。

谁练苕花作雪茸,更将枫叶染猩红。


姮娥不认推青女,青女又还推化工。

山路肩舆倦仆夫,家兄为我酒频沽。


卖薪人散知城近,啼柳乌忙觉日晡。

丰年物物总欣驩,不但人和畜亦蕃。


簸处金肤肥彘母,舂馀珠屑饱鸡孙。

长亭阿姥短亭翁,探借桃花作面红。


酒熟自尝仍自卖,一生割据醉乡中。

畦蔬甘似卧沙羊,正为新经几夜霜。


芦菔过拳菘过膝,北风一路菜羹香。

问渠田父定无饥,却道官人那得知。


未送太仓新玉粒,敢先云子滑流匙。

大熟仍教得大晴,今年又是一升平。


升平不在箫韶里,只在诸村打稻声。

至后寒梅未苦繁,腊前暖蝶已偷还。


隔林日射池光动,碎却池中倒影山。

宜江风月冉溪云,总与诚斋是故人。


老向烟波诗句里,一朝双看两州春。

山根一径抱溪斜,片地才宽便数家。


漫插漫成堤上柳,半开半落路旁花。

蚕麰今岁十分强,催得农家日夜忙。


已缚桁竿等新麦,更将丫木撑欹桑。

秧畴夹岸隔深溪,东水何缘到得西。


溪面祗销横一枧,水从空里过如飞。

下山入屋上山锄,图得生涯总近居。


桑眼未开先著椹,麦胎才茁便生须。

沙鸥数个点山腰,一足如钩一足翘。


乃是山农垦斜崦,倚锄无力政无聊。

田塍莫笑细于椽,便是桑园与菜园。


岭脚置锥留结屋,尽驱柿栗上山颠。

两边山束一溪风,尽日行程在井中。


犹喜天围能里许,井中那得个宽通。

水夹横堤柳万株,雨馀新沐更新梳。


柔条如线长而细,不贯双鱼只贯珠。